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老年医院成功完成经桡动脉入路慢性锁骨 [复制链接]

1#

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在张志勇主任的带领下,捷报频传。医院首例经桡动脉入路复杂性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效果立竿见影。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已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学科特色鲜明的老年神经介入团队,其治疗技术迈向了高水平、高难度、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病例分享

患者张大爷,今年81岁,因“阵发性头晕7天”入住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后经仔细查体发现双上臂收缩压相差40-50mmHg,此征象高度提示血压偏低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者闭塞,为明确诊断进一步完善头颈CTA检查证实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近端慢性闭塞。

经充分的术前评估及术前讨论,最终神经血管介入团队考虑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后盗血形成,是导致患者阵发性头晕的主要病因,具备行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支架置入术的指征。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方案及预期获益和风险后,患者及家属同意行全脑血管造影+同期慢性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术。

科普时间

目前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已获得广泛开展,然而锁骨下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尚有缺乏。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时行血管内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操作通道,此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至关重要。

本例患者头颈CTA提示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没有足够残端作为导管在近端开口的支撑点,单纯股动脉入路,操作距离长,导引导管支撑力欠佳,不易定位通过原锁骨下动脉到达血管真腔,导致血管再通率低。同时如果反复操作试穿,容易形成主动脉夹层,引起病情加重。

若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路径操作距离短,导管稳定性和支撑力高,有助于导丝通过闭塞段或严重迂曲病变位,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几率。

经桡动脉穿刺入路进行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介入技术,具有易压迫、出血少、术后不需卧床制动、患者耐受性好、体验更佳等优点。

神经血管介入中心张志勇主任带领团队充分讨论,结合患者高龄、血管病变情况、不同术式操作难度及成功几率等,综合分析后为张大爷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操作流程及手术预案。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张志勇主任主刀历时短短1.5小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入路,成功实现了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术后患者左上臂血压即刻恢复,头晕症状缓解。

经左侧桡动脉入路造影显示:左侧锁骨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