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官员理当敬畏百姓n0zktohs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官员理当敬畏百姓


官员理当敬畏百姓,就像我们敬畏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我们人在与自然力量的比较中显得是微乎其微。官员也一样。具体来说,官员只不过是百姓中的一分子,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可如今的官员,一旦做官,不少地位变了,连身价也不同了。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或是矫揉造作,唯我独尊,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感受。这是一种严重的脱离百姓的倾向,也是当前道德滑坡、社会乱象丛生、不少官员贪婪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员不敬畏百姓,心里也就不会装着百姓。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工作的对象就是百姓。例如如何使环境美好,人们生活幸福,等等。伟人毛泽东用“为人民服务”以概之。你心里不装着百姓了,那你还做什么官呢?做谁的官呢?正因为这样,官员许多不恰当的言行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信手掂来。“啥子法不法,老子就是法……”(原郴州纪委书记曾锦春);“公仆就该公家包养”、“我花人民的一点钱算什么”(原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还有“你是替*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现在的老百姓哪,真是让*和*府的惠民*策给惯坏了”、“只花不不拿,纪委不查”等等,这也仅仅只是官场一个缩影罢了。所以韩寒有一句话作了概括:“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智商与官员日益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


    官员不敬畏百姓,百姓就会受牵连甚至遭殃。有一则老百姓跪求*府对他们的棚户区进行改造的新闻(2013年8月28日晚9时40分央视新闻),“让我们搬走吧,到哪儿都行。”那里的情况是:成年累月有积水,人们在房间垒砖走路,垃圾成堆,臭气熏天,阳光照不到,也没有消防通道。不改造的原因是这地方有个火葬场,开发商和*府觉得无利可图。而在另一个地方却拉出了棚户区改造的大横幅。这里情况是:位于市中心,是盖起只不过一二十年漂亮的五层六层楼房。改造的原因是开发商看上了这块地皮,*府也觉得有利可图(一是骗取中央*府用于棚户区改造的专项财*拨款;二是可以用最低的拆迁赔偿盘剥拆迁户)。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公”消费就更不用说了。最近,又有一项中科院研究显示更令人惊讶,中国*府投入巨额的医疗费用中,竟然百分之八十都花在了八百五十万以**干部为主的群体身上。难怪一个省级干部犯一个普通的感冒,要花费三百万元,也难怪有人作个统计,说“提拔一个副省级,就意味着财*要为之开销至少五百万元”了。真是“月儿高高照九州,官员欢乐百姓愁!”要知道这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啊,有的甚至是救命的钱!


    以上只是从大处举例。生活中,街坊传闻,耳濡目染,官员不敬畏百姓者比比皆是,举不胜数。有求官遭冷眼怠慢的;有办事不成反遭嬉弄甚至恐吓的;有上访遭监禁甚至被人伤害致残的。一面是官员居高自负,吆五喝六,一面是百姓卑躬屈膝,逆来顺受;一面是官员生活富裕,养尊处优,一面是百姓身心透支,劳累奔波;一面是官员奢靡享乐,浪费无数,一面是百姓忍气吞声,艰难度日。官员才不怕百姓呢?他知道你跳起来也屙不了三尺高的尿。百姓就被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久了,致使绝大部分百姓受辱也能屈从,明见不公也能忍气吞声,性格扭曲,面目早已非应有的本来面目了。


    官员不敬畏百姓,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道“不错”的人文风景。这道风景,也许只中国独有。敝人所知道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好像不是这样。例如英国,官员的定位就是服务。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找*府帮助解决。我们虽然也叫公仆,但那是“过去时”,现在“公”就是官员,“仆”就是百姓,不用说小到环境的脏乱,生活的躁音找不到*府,就是你符合条件想去找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什么的,也得靠关系。在台湾,他们的*府机关就像商场,任何百姓都可以进去小憩一下,或喝一杯茶,或上一趟厕所。如果遇上*府的某个要员,他甚至还和你点头握手打招呼。没有身段和官价,因为他敬畏你,他害怕你下次投票选举的时候不再投他的票。你再看看我们,现在我们的官员一般是他的上级说了算,所以都忙着请客送礼,都习惯于巴结奉承。至于百姓的口碑不甚重要,只要你不上访告状或闹事就可以了。还有那些代表,也无非还是那些官员或与官员走得近的那些人。不信,你到民间走一走,问一问,看有多少人知道谁是代表谁不是代表。就我个人而言,从来就没有人来征求过我的意见,例如对现实的看法、改进的措施等等。


    官员是应该敬畏百姓的。如果官员不敬畏百姓,百姓积怨多了,也许终有一天如火山的喷发,百姓的力量足以摧毁眼前的一切。中国历史中的许多事例可以证明。例如多次的农民起义以及由平民百姓所导致的朝代更迭不就是这样?如今的官员为什么不敬畏百姓呢?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为私欲所驱动,心中根本无大计,不关心国家的前途与民族命运罢了。


    当然,官员敬畏百姓也应该有境界。“敬”是尊重,如尊重百姓的意见,尊重百姓的人格;“畏”就是害怕,如害怕百姓遭到疾苦,害怕百姓的权益受到侵犯,亦即以百姓的疾苦忧乐为自己的施*理念,以百姓的口碑评价作为自己为官好坏的评判标准。百姓苦了、累了、贫了、有难了,自己由衷地感到担心害怕;百姓好了、乐了、富了,有盼头了,自己由衷感到喜悦。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将视为古今圣人名人敬畏百姓的名句再拿来读一读。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此处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座碑文(称为“官箴碑”)。依笔者之见,这座碑文也无不生动演绎着官员敬畏百姓的生动内涵。即“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官员敬畏百姓的具体行为就应该表现在“廉”和“公”两个字上。另外,这则碑文还从侧面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官员敬畏百姓,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害怕百姓,而是有原则地为着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在以“廉”和“公”为核心的前提下认真地工作。


    官员敬畏百姓,实际就是敬畏自己。就如我们敬畏自然,实际就是敬畏我们人类自己一样。


    (附: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中学,邮编414000)


    2013年10月14日赞相关美文阅读:·中国大学李*多·“敬畏民意”是个什么东西?·遵守规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不要口头上的敬畏,需要实际中的尊重·【说文论道】《敬畏群众,更要敬畏上苍》难道还需要怀疑吗?·【说文论道】敬畏群众,更要敬畏上苍。·读包雅钧的“为什么要敬畏民意”·敬畏之心·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该让*府官员敬畏的是权力·笑傲漠北·敬畏之心·不能用道德情感代替法律·敬畏生命是智慧的开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