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今年12岁,读初一,今天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在地,口唇发白,同学老师见状,赶紧将莎莎扶起,拍她的肩膀,呼叫她的名字,1-2分钟后莎莎慢慢睁开了双眼,恢复了气色,老师问她怎么啦,莎莎说刚才站立的时候突然感觉很热,眼前越来越模糊,耳朵也听不见声音了,后来发生了什么她也不知道了。师医院检查,并打电话通知了莎莎的父母。
莎莎住进了儿科病房,母亲和主治医生反映,这已经是莎莎第3次晕倒了。前2次分别是在前年和去年发生的,一次是在学校站立排队的过程中晕倒的,一次是在博物馆听解说员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发生的,每次的症状都差不多,几分钟就好了,因为每次父母赶到时莎莎都恢复如常,以为是莎莎身体太瘦弱,体力不支引起的,就没有太当回事儿,医院检查,这次又晕倒了,希望医生仔细的查查,女儿究竟是得了什么病。
主治医生问莎莎平时有没有什么疾病?有没有癫痫及心脏病家族史?被莎莎的母亲一一否定。
随后医生给莎莎测血压、体格检查、查血生化、心电图、心脏彩超、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最后的一项检查,叫做直立倾斜试验,医生让莎莎斜靠在70°的试验床上,动态监测莎莎的心率、血压,结果呈阳性,莎莎出现了晕厥的先兆,医生立即将试验床遥控为水平位,很快莎莎的先兆症状消失了,心率、血压恢复到正常。莎莎最终被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周边血管突然扩张,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使心脏有加快和加强收缩的反射动作。某些人会因过度激发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而引起心跳忽然减慢,周边血管扩张,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是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像莎莎这样的学龄期女孩,笔者见过的男孩及成年患者也不少。患者平时身体健康,一般在站立过久、身处闷热的环境、或情绪紧张、恐惧、疲劳等诱因下容易发作。晕厥前患者可有短暂的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听觉下降、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如能警觉此先兆并及时躺下,可缓解或消失。如继续站立,接下来会因一过性脑缺血、缺氧而致晕厥、意识丧失。晕倒平躺后几秒至几分钟之内便能自行恢复。
儿童80%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该病为良性疾病,预后良好,诊断该病时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各类心脏病,包括主动脉、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严重心律失常、长QT间期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出血、脑梗塞等;还有内分泌疾病,如低血糖发作等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关键在于平时的预防,晕厥过一次的患者为预防复发,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避免久站于人多闷热的环境,当发生晕厥先兆时,及时躺下就好了。血管迷走性晕厥对患者潜在的危害就是倒地后可能出现骨折、外伤,需要警惕。除此之外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及寿命均没有影响,家长无须过于担忧,无须背负心理压力。
青少年突然晕倒一定要查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