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经血管影像速阅87颅内颈动脉闭塞W [复制链接]

1#
复方卡力孜然酊说明书         http://m.39.net/pf/a_4447658.html
基本信息PART/01

男,54岁。

主诉: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3个月。

既往高血压,吸烟,家族史无特殊。

影像资料PART/02△颅脑CT平扫:右侧额叶皮质下和岛叶多发小片状低密度缺血灶。△经右侧颈总动脉DSA:右侧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后闭塞。△经左侧颈内动脉DSA: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双侧大脑前动脉显影较左侧大脑中动脉明显延迟,未见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经前交通进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和右侧大脑中动脉。△经左侧椎动脉DSA(后前位和侧位):右侧大脑后动脉经软脑膜侧支循环部分代偿同侧前循环血流;另外,右侧脉络膜后动脉经脉络丛吻合代偿脉络膜前动脉,可见增粗的右侧脉络膜前动脉(橙箭)内逆向血流部分代偿同侧大脑中动脉区供血。简评PART/03

1、颅脑大血管闭塞性病变时,沟通前-后循环血流的最重要颅内侧枝途径是后交通动脉,其次是软脑膜侧支循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侧枝途径,如本病例所示的连接沟通前-后脉络膜动脉的脉络丛。

2、本病例之所以会出现前-后脉络膜动脉之间的少见侧枝通道开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WILLIS环发育不完整,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而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导致右侧前循环无法通过WILLIS环获得有效侧枝循环代偿;这种情况下一般主要依靠大脑后动脉经软脑膜侧枝发挥代偿功能,但这种代偿在此患者显然是不足的;前-后循环之间的显著血流压力差,以及其他局部理化因素改变,促使前-后脉络膜动脉间的潜在侧枝通道(脉络丛吻合)开放。随时间推移,原本纤细的脉络膜前动脉在高速血流刺激下,其管径逐渐增粗,从而最终发挥重要的血流代偿功能。3、此外,此患者反复脑缺血发作,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段局限于床突段,且侧枝循环代偿不足,以目前的认知而言,是有介入再通治疗指证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遗憾的是,这是13年前的病例,因器械和操作技术理念的限制,当时仅有极少数介入医生能进行颅内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再通治疗。注:本病例资料来自中国人民医院(医院)神经科。

原创作者:陈红兵、朱武生

编辑:*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