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根据Bouthillier颈内动脉7段法,床突旁包括颈内动脉的床突段和眼动脉段,解剖位置是由近环的远端至后交通动脉起始的近端。该部位由于解剖的特殊性,颈内动脉迂曲,好发动脉瘤;同时由于硬膜、骨性结构的包绕,该部位动脉瘤绝大多数为偶然发现,既往文献和我们的经验发现,大部分床突旁动脉瘤为未破裂动脉瘤。
近来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在体检时行MRA检查时发现了该部位的动脉瘤,且多数为小动脉瘤(3mm)。既往,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夹闭,但是手术风险及难度很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辅助栓塞、血流导向装置等介入技术的进步使得该部位动脉瘤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是治疗的安全性及风险如何,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目的
评价床突旁段未破裂动脉瘤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医院神经外科未破裂动脉瘤数据库.6—.7收治的患者。总共(AN=)个未破裂动脉瘤,排除颅外段5人(2例为颈内动脉颅外段,3例为椎动脉颅内段),其中颅内段例患者。例患者中,共有动脉瘤个;治疗的动脉瘤中,床突旁动脉瘤占23.55%(/)。
因为计算床突旁动脉瘤治疗的安全性,排除同时治疗多个动脉瘤而不完全是床突旁的动脉瘤患者9例,共有例患者入选。根据动脉瘤部位分为2组,其中床突旁人,非床突旁人。
结果
床突旁动脉瘤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率更高(72%vs54.8%,P=0.);既往发生脑卒中的比率更低,合并高血压的比率更低(44%vs67.1%,P0.),而动脉瘤的大小、是否合并其他部位动脉瘤与非床突旁组无明显差异;治疗方式中,绝大多数的床突旁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治疗的方式,明显高于非床突旁动脉瘤(96.8%vs86.4%,P=0.)。术中、术后并发症,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6%vs3.4%,P=0.;7.2%vs7.5%,P=0.)。
本研究中小型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10mm)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直径超过10mm的动脉瘤部分采取显微外科夹闭治疗。中小型床突旁动脉瘤中3例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低于3例直径高于10mm的床突旁动脉瘤(5.1%vs21.4%,P=0.08)。术后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率,床突旁组稍高于非床突旁组,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5.6%vs3.8%,P=0.;3.2%vs1.2%,P=0.)。
而其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床突旁组低于非床突旁组,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8%vs1.2%)。绝大多数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床突旁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mRS>2:85.7%vs5.7%,P<0.)。
结论
床突旁未破裂动脉瘤治疗并发症较非床突旁动脉瘤没有明显差异。床突旁小动脉瘤治疗风险大于动脉瘤自然风险,治疗应该慎重。较大型动脉瘤手术治疗结果确定,但对于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致残风险,而弹簧圈囊内栓塞复发率较高,占位效应不能缓解,血流导向装置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张鸿祺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和任祖渊教授。并多次在美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深造。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年调入医院神经外科,主要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治疗和研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执委等学术职务。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的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曾荣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劳模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将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两项技术相互融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体会。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医院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外科和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建立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成功救治了大量脑血管病患者。对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深入研究该疾患的显微解剖、胚胎发生、病理生理,创建动物模型,不断改进治疗手段,突破了临床医学的这个禁区,并建立了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和长期随访体系,使我国在该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编辑
宋道宇
审校
董晓慧
投稿邮箱:
Neurology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