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打死也不说白头最怕的1个土方法 http://www.kudingchaa.com/hxcf/6311.html第三十七期
马小红:毫末技艺顶上功夫
——记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马小红
1
神经外科是在以手术为主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而精细,支配着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和活动,是人体疑难杂症的聚集区,因此对医术要求更高。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马小红把这复杂而精细的工作一干29年,这是一个人对职业的热爱,也是一个医生对患者的责任。
马小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认证医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神经外科协会委员、榆林市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委。带领科室团队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治疗,目前已独立完成各类脑血管病手术数百例,填补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独立开展治疗工作的空白。获得榆林市科技进步奖五项。
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精于各种脑积水的手术治疗,近几年在脊柱脊髓、微血管减压术和其他神经外科亚专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创造条件开展神经内镜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
年马小红从学校毕业后医院工作。起初在急诊科,5年后转入神经外科。马小红说:“急诊科是一个大熔炉,5年的急诊科医生锻炼了我多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患者并不是单一病症,而是多种疾病合并,但以某一病症为主要表现。在急诊科我见过了各科的急危重症,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紧张、含糊,对患者的诊疗更能有的放矢。”
神经外科大多数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很可能导致病人永久性偏瘫、失语等,甚至有生命危险。马小红刚刚到神经外科时,科室才刚刚起步,连他在内仅有4、5个医生,面临着专科医生少、病人多、手术多的局面,加之当时条件所限,一站上手术台往往就是一天的时间。“那个时候开颅要用刀板线锯,每次开颅起码得1——2个小时,心里着急的不得了,但是手上就是出不了活儿,对脑疝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更贴切,晚一分钟可能愈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每次都会竭尽全力。”马小红说。
从业29年来,马小红见证了传统神经外科到介入神经外科的技术跨越。他不断钻研技术,医院进修一年,医院神经外科大发展的契机,一年的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前沿知识,开拓了眼界,了解了神经外科多个亚专业,回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榆林市第一例介入栓塞手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开展了全市首例对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的小脑穿刺血肿引流术,主要针对年龄较大或有手术禁忌的患者,广受好评。
他还带回了微创和小骨创的理念,在他的支持下,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开展了全市第一例全脑血管造影,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治疗,目前已独立完成各类脑血管病手术数百例,填补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独立开展治疗工作的空白。
手术刀下的担当
“谁也不是超人,但是只要握住手术刀,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马小红总是说,“生命诚可贵,作为医生,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更要从内心对患者尊重。”面对每个患者,他总是全心全意,力求做到最好。
年,马小红为一位患有前颅窝嗅沟脑膜瘤的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台上,他一丝不苟,迅速切开大脑皮层,灵巧地绕过错综复杂的脑神经与血管,准确抵达病灶,发现该肿瘤大且质韧,手术难度陡然提高,回顾当时的情景,马小红仍然历历在目。面对这一高风险的挑战,他果断出手,历时10多个小时,精准切除肿瘤,为病患赢得生存机会,这是他近年来耗时最长的一台手术,手术非常成功。马小红说:“过去这种病人都要去外地或者请外面的专家来手术,随着我们不懈努力,现在榆林本地就能得到有效救治。”
在马小红看来,只要用心对待患者,患者都能理解、配合你的工作。10年前,曾有一位双侧颅骨缺损的患者到从外院转来,当时患者除颅脑缺损外,还有脑积水、癫痫、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病症,马小红先后为他进行了4次手术,将该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生活能自理,家属对马小红万分感激,患者的妻子说:“马主任就跟我们的家庭医生一样,大小事情问他都会解答,非常耐心,10来年了,马主任隔一段时间还会打电话来问问情况,特别负责任。”
曾有一位6岁患儿,急性硬膜下的复合血肿,并已形成脑疝。在手术途中突然脑膨出,马小红果断施策,一手护着骨窗,一手进行手术,转危为安,患儿愈后良好,没有任何后遗症。
医院储备技术和人才
马小红在医疗、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作为市*府聘任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多次圆满完成市里的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医疗处理任务。
从业务骨干到科室负责人,马小红坚持“高起点、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填补本地区技术空白,在不断创新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如今的神经外一科能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影响遍及周边地区。
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发展得非常快,不仅局限于脑内的病变,已经逐渐扩展到脊柱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各个领域,神经外科不断地细化,分出越来越多的亚专业。马小红对科室里的医生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支持和鼓励团队年轻人多出去学习,让每个人都去学习一个亚专业,要求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亚专业特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标国内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马小红认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存在哪些差距,才知道如何补足短板。他说:“医院*策好,贺院长格局大、目光远。从人才培养和设备购进,都给予大力支持。医院,使我们的科室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医院这个大平台,神经外科的明天会更好。”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内容,请左右滑动浏览
第一期
贺加明:治病常蕲三折肱
第二期
贺波:医路逐梦践初心
第三期
牛建生:每思病患有初心
第四期
赵文玉:大医精诚济桑梓
第五期
贾喆:“火眼金睛”识病魔
第六期
杨中民:妙手回春医百病
第七期
陈永胜: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八期
梁小平:用“心”守护每一次脉搏的跳动
第九期
谢虎:心为济世挽沉疴
第十期
李华:当好医生的“眼睛”
第十一期
杜光勇:光操“头等大事”勇探“生命禁区”
第十二期
吴桂莲:桂质莲馨惠苍生
第十三期
杨存*:妙手丹心谱大爱
第十四期
王贵荣:拼出来的省重点
第十五期
王晓成:晓之以术成之以心
第十六期
陈秀山:让生命自由呼吸
第十七期
钟诚:心与心的共振
第十八期
陈随才:心装病患做良医
第十九期
张哲:愿效岐*济世心
第二十期
史世勤:正骨续筋称妙手
第二十一期
李华瑞:咽喉要道守健康
第二十二期
高智:丹心系患者妙手起沉疴
第二十三期
王耀*:做足“表面文章”重塑美好生活
第二十四期
纪文*:生死一线间的回春妙手
第二十五期
李治清:“难言之疾”的克星
第二十六期
田晓清:生命源泉的守护神
第十七期
高平:与患者“肝胆相照”
第二十八期
李彦青:“小”探头有大作为
第二十九期
霍彩虹: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三十期
马秉张:慧眼仁心做良医
第三十一期
鱼永卫:拍片子的“全科医生”
第三十二期
赵云鹤: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第三十三期
刘聪荣:生命之初的守护天使
第三十四期
张振榆:一片丹心通素问
第三十五期
曹丽芬:塞上古城的“林巧稚”
第三十六期
贺兆平:常愿世上小儿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