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8(02):-.
在中国,卒中已成为首位死亡原因[1]。研究显示,10%~15%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与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2]。既往观点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突然破裂并脱落堵塞远端血管以及斑块内出血继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3]。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和发展显得日益重要。目前,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形态和功能评估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现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评估及对卒中风险预测做一综述。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病理学特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定义为多种因素造成的颈动脉壁慢性炎症反应,其致病特征主要在于斑块的发展。易损斑块是指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形成血栓或迅速进展的危险斑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易损斑块突然破裂、血小板激活继而导致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而非斑块造成的血管狭窄[3,4]。年,美国神经放射学学会(AmericanSocietyofNeuroradiology,ASNR)血管壁成像研究小组发布的指南提出,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