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终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上文出自《灵枢·经脉》,经文中这样描述足太阳膀胱经,将这段经文与人体组织胚胎学比较,就会明白足太阳膀胱经的本质。
第一支:足太阳膀胱经头颈支
1.神经管形成与督脉的胚胎学机制
足太阳膀胱经是外胚层神经管分化支自前向后分化到达足部的一条分化线形成的组织。其胚胎学机制要从督脉机制开始解析:人胚第3周初,在脊索的诱导下,出现了由神经外胚层构成的神经板。随着脊索的延长,神经板也逐渐长大并形成神经沟。在相当于枕部体节的平面上,神经沟首先愈合成管,愈合过程向头、尾两端进展,最后在头尾两端各有一开口,分别称前神经孔和后神经孔。胚胎第25天左右,前神经孔闭合,第27天左右,后神经孔闭合,完整的神经管形成。神经管的前段膨大,衍化为脑;后段较细,衍化为脊髓。神经管形成的这一隆起闭合运动形成一条分化带,这一分化带就是中医所说的督脉,前起点“人中穴”就是胚胎期神经管前神经孔,后终止点“会阴”就是胚胎期后神经孔。
2.神经嵴发生与足太阳膀胱经胚胎机制
在由神经沟愈合为神经管的过程中,神经沟边缘与表面外胚层相延续的一部分神经外胚层细胞游离出来,形成左右两条与神经管平行的细胞索,位于表面外胚层的下方,神经管的背外侧,称神经嵴。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和神经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黑色素细胞、滤泡旁细胞、颈动脉体Ⅰ型细胞等。另外,神经嵴头段的部分细胞还可变为间充质细胞,并由此分化为头颈部的部分骨、软骨、肌肉及结缔组织。因此,这部分神经嵴组织又称为中外胚层。
神经嵴的发生是外胚层和中胚层耦合产生的组织分化,这一分化带从前神经孔左右两侧上行到头顶两侧,经颈部下行,这就是经文中描述的第一支“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第二支: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支
神经嵴发生在神经管两侧形成前后分化带,也就是背直肌的形成,背直肌两侧形成左右各一条,一直下行到臀部,继续下行到后膝部汇合为一条,这一条在腓肠肌中间到脚跟部前行后交于足心终止。由此分析我们知道足太阳膀胱经的真正机制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发生时在体表形成的分化带。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支的胚胎学机制。
神经板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称神经上皮。当神经管形成后,管壁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上皮的基膜较厚,称外界膜。神经上皮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部分细胞迁至神经上皮的外周,成为成神经细胞。之后,神经上皮细胞又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也迁至神经上皮的外周。于是,在神经上皮的外周由成神经细胞和成胶质细胞构成一层新细胞层,称为套层。原来的神经上皮停止分化,变成一层立方形矮柱状细胞,称室管膜层。套层的成神经细胞起初为圆球形,很快长出突起,突起逐渐增长并伸至套层外周,形成一层新的结构,称边缘层。随着成神经细胞的分化,套层中的成胶质细胞也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有部分细胞进入边缘层。
成神经细胞属分裂后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增殖,起初为圆形,称无极成神经细胞,以后发生两个突起,成为双极成神经细胞。双极成神经细胞朝向神经管腔一侧的突起退化消失,成为单极成神经细胞;伸向边缘层的一个突起迅速增长,形成原始轴突。单极成神经细胞内侧端又形成若干短突起,成为原始树突,于是成为多极成神经细胞。
随着胚胎内卷运动的发生,这些外胚层形成的神经细胞被内卷到整个体表,也就是发生学中的“神经皮肤同源机制”,也是中医“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的胚胎学机制。
第三支:足太阳膀胱经内里支
1.足太阳经内通膀胱的胚胎机制
胚胎内卷运动形成背部分化带,后端被后螺旋内卷,向体腔内延伸,在人胚第4~7周时,尿直肠隔将泄殖腔分隔为背侧的直肠和腹侧的尿生殖窦两个部分。尿生殖窦又分为三段:
(1)上段较大,发育为膀胱,它的顶端与尿囊相接,在胎儿出生前从脐到膀胱顶的尿囊退化成纤维索,称脐中韧带。左、右中肾管分别开口于膀胱。随着膀胱的扩大,输尿管起始部以下的一段中肾管也扩大并渐并入膀胱,成为其背壁的一部分,于是输尿管与中肾管即分别开口于膀胱。
(2)尿生殖窦的中段颇为狭窄,保持管状,在女性形成尿道,在男性成为尿道的前列腺部和膜部。由于肾向头侧迁移及中肾管继续向下生长等因素的影响,使输尿管开口移向外上方,在男性中肾管开口下移至尿道前列腺部;在女性,其通入尿道的部位将退化。
(3)下段在男性形成尿道海绵体部,女性则扩大成阴道前庭。这些组织器官是外胚层分化与内胚层膀胱分化支耦合而成,也是这条经脉定名为膀胱经的原因之所在。
2.足太阳经内通肾脏的胚胎机制
人胚肾的发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胚体颈部向盆部相继出现的前肾、中肾和后肾。
(1)前肾。前肾发生最早,人胚第4周初,位于颈部第7~14体节的外侧,生肾索的头端部分形成数条横行细胞索(前肾小管),其内侧端开口于胚内体腔,外侧端均向尾部延伸,并互相连接成一条纵行的前肾管。前肾在人类无功能意义,于第4周末即退化,但前肾管的大部分保留,向尾部继续延伸,成为中肾管。
第5周人胚前、中、后肾的发育
(2)中肾。中肾发生于第4周末。继前肾之后,位于第14~28体节外侧的中肾嵴内,从头至尾相继发生许多横行小管,称中肾小管。两侧中肾小管共约80对,每个体节相应位置有2~3条。中肾小管呈“S”形弯曲,其内侧端膨大并凹陷成肾小囊,内有从背主动脉分支而来的毛细血管球,即肾小球,两者共同组成肾小体;中肾小管外侧端与向尾延伸的前肾管相吻合,于是前肾管改称为中肾管。中肾管尾端通入泄殖腔。在人类,中肾可能有短暂的功能活动,直至后肾形成。至第2个月末,中肾大部分退化,仅留下中肾管及尾端小部分中肾小管。后者在男性形成生殖管道的一部分,在女性则仅残留一小部分,成为附件。
(3)后肾。后肾发育为成体的永久肾。人胚第5周初,当中肾仍在发育中,后肾即开始形成。第11~12周,后肾开始产生尿液,其功能持续于整个胎儿期。尿液排入羊膜腔,组成羊水的主要成分。由于胚胎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胎盘排泄,故胎儿期肾的排泄功能极微。后肾起源于生后肾基和输尿管芽两个不同的部分,但均源于中胚层。
①输尿管芽:输尿管芽是中肾管末端近泄殖腔处向背外侧长出的一个盲管。它向胚体背、颅侧方向延伸,长入中肾嵴尾端的中胚层组织中。输尿管芽反复分支达12级以上,逐渐演变为输尿管、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输尿管芽的起始两级分支扩大合并为肾盂,第3~4级分支扩大为肾盏,其余的分支为集合小管。集合小管的末端呈“T”形分支,它的弓形盲端诱导邻近的生后肾原基分化为肾单位。
②生后肾原基:生后肾原基是中肾嵴尾端的中胚层组织受输尿管芽的诱导而产生的。中肾嵴的细胞密集并呈帽状包围在尿管芽的末端,即成为生后肾原基。生后肾原基的外周部分演变为肾的被膜,内侧部分形成多个细胞团,附于弓形集合小管末端两侧方。这些上皮细胞团逐渐分化成“S”形弯曲的后肾小管,一端与弓形集合小管的盲端相连,另一端膨大凹陷形成肾小囊,并与伸入囊内的毛细血管球组成肾小体。“S”形小管逐渐增长,分化成肾小管各段,与肾小体共同组成肾单位。每个远端小管曲部与一个弓形集合小管相连接,继而内腔相通连。近髓肾单位发生较早,随着集合小管末端不断向皮质浅层生长并分支,陆续诱导生后肾原基形成浅表肾单位。
从以上肾的发生机制看,是胚胎内卷过程中外胚层沿背腹分化带前螺旋前行,与内胚层膀胱分化支耦合形成膀胱器官,继续前行与中段中胚层分化支耦合形成肾器官,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肾与膀胱相表里”的胚胎学机制。
第四支:足太阳膀胱后附肢支
胚胎内卷过程中,在后端受到卵*囊内收运动,外胚层背侧支随之做内卷,将外胚层和中胚层积压在一起发生胚层分化藕连,开始器官分化,也就是后附肢场的出现,开始出现后附肢组织器官,而外胚层的背侧支与中胚层肾分化支耦合,形成器官分化过程中呈现出的分化带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后附肢带。也就是经文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的巡行线区域。
作者:李茂春编辑:李振明
愚一生之心血,旨在言传古之先贤大德之慧命也
本文为作者多年对中医经典学习思考,感谢大家扶正。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