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大动脉上也会长肿瘤吗?”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50多岁的雷阿姨近期因急性脑梗死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颞顶叶局部梗死,经相关治疗后,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管床的高超医师认真管理病人,意外发现雷阿姨左侧颈动脉分叉处角度明显大于右侧,造影上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考虑局部组织压迫可能,遂完善颈部超声,发现雷阿姨左侧颈动脉分叉处见一实质性占位病变,但这个肿块究竟是什么呢?遂进一步完善颈部核磁增强检查后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考虑雷阿姨的病情为“神经鞘瘤”的可能性很大,不过需通过术后病理结果进一步确定诊断。
超声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
磁共振瘤体显像
磁共振瘤体显像
手术难度大肿物暴露困难
由于雷阿姨的颈部肿块大小为3.0cm,浅面被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包围,同时被舌下神经袢缠绕,深面紧贴迷走神经,内侧紧挨喉返神经,上缘紧接二腹肌。肿物的位置恰好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将迷走神经与颈总动脉分隔,毗邻关系十分复杂。如何将肿物从复杂的神经与血管周围分离出来?对手术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显露瘤体
瘤体切除完毕
刘展会主任医师为雷阿姨实施“左侧颈部肿块切除术”,高超医师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为手术保驾护航,精细化的手术操作不但让肿瘤顺利被切除,同时还成功地保留了患者结构的完整性,尽可能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获得理想的恢复。
瘤体完整切除
由于手术损伤小,术后患者很快就得到了恢复。通过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神经鞘瘤”,证实了术前的诊断,及时排除了这一健康隐患。
术后病理显示为神经鞘瘤(WHOⅠ级)
神经鞘瘤是发生自神经鞘膜细胞的良性肿瘤,任何神经均可发生。颈部为好发部位之一。约占全身神经鞘瘤的百分之十。神经鞘瘤的发病多见于男性,三十至四十岁多发。病程较长,一般为数年,可长达十多年。颈部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依肿瘤发生部位及大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功能症状。肿瘤较小而且表浅时对神经压迫少,很少有神经功能症状,偶尔触诊时有疼痛。雷阿姨的为舌下神经鞘瘤,舌下神经受压时,出现患侧舌肌萎缩,伸舌时偏向患侧,臂丛神经受压,出现所支配的肌肉萎缩,触动肿物时,产生向手放散的电击感。交感神经受累时,可产生患侧霍纳氏症(同侧面部不出汗、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迷走神经干受累时可能出现声音嘶哑或压迫肿瘤时产生咳嗽,有时患者非常敏感,一触及肿物就咳嗽,以致无法查清肿瘤大小及轮廓。发现后一般应尽早就医行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李璇,辛世杰,张健,胡海地,宋清斌,罗英伟,段志泉.颈动脉分叉处肿块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12):-.
[2]邵华,刘斐,张薇,王利新,陈斌,蒋俊豪,董智慧,石赟,郭大乔,符伟国.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47(0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