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快递Galen静脉区的动静脉畸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6358.html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挛,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具有以下特点: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时可稍偏左,也可较为广泛地涉及心前区大部,少数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疼痛的性质是带有一种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时可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3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位在心或心包,因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处(胸骨后疼痛);甚则疼痛出现于心的募穴巨阙穴处(上腹部),并沿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放射(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脾、肾、胃、胆等经脉皆入心,所以其他脏腑的病症,均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就详细论述了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

一、内关

针刺内关治疗心绞痛有很多的临床报道,也有不少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看,为什么内关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呢?《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因为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从此处别出一条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络心系”,所以针刺内关就可以治疗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第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说明针刺内关治疗心痛还与调理阴维脉有关。也正因为内关穴对心痛有确实的疗效,所以后人在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内关谋”,变成了五总穴歌。

二、至阳

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早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痉挛的一针疗法中,我们已对这一段进行了解释:心痛包括心绞痛和胃脘痛;九节即第7胸椎。从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至阳穴可以缓解心绞痛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至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都知道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但实际上督脉还有一条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其少腹直上者……上贯心。”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疗心绞痛首当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则绞痛自止。

——谢谢您的转发,让更多的家庭学会养生——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35687.html
《Diagnostics(Basel)》杂志年7月15日在线发表日本东京TheUniversityofTokyoHospital,的YajimaH,ShinyaY,HasegawaH,等撰写的《Galen静脉区动静脉畸形的特殊特征。PeculiarCharacteristicsof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risingintheGalenicRegion.》(doi:10./diagnostics.)。动静脉畸形(AVM)是先天性血管病变,由来自颈内动脉(ICA)或椎基底动脉分支的动脉供血。我们在中线Galen区域遇到独特的动静脉畸形(AVMs),接颈内动脉(ICA)/椎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血液供应。我们回顾了年至医院治疗的8例发生在Galen区域的AVM患者的数据。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2岁。3例(38%)患者因Galen静脉充盈(engorgedveinofGalen)导致导水管阻塞而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在所有患者中,都有来自硬膜动脉的供血,而Galen静脉是主要的引流血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5例患者随访2年;其中一例证实畸形血管巢(nidus)闭塞。3例患者中有75%的患者缩小,1例患者死于出血。总之,发生在Galen区域的动静脉畸形是罕见的,并且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征,包括存在硬脑膜供血,起病是年龄较大和出现梗阻性脑积水。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动静脉分流障碍,由一种被称为“畸形血管巢(nidus)”的异常血管网络构成,它直接连接动静脉,被认为发生在胎儿发育期间。脑AVM最常见于30、40岁的患者,其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头痛、邻近脑区域的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陷和出血性卒中。AVMs可发生在大脑的不同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脑叶(70%)、基底神经节和丘脑(15%)、小脑(7%)、胼胝体(3%)和脑干(2%)。盖伦(Galen)区域是大脑最深的部位之一,血管系统复杂,已知可容纳多种血管畸形,包括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和Galen静脉动脉瘤畸形(VGAM)的静脉。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发生在Galen区域的独特的AVMs亚型,它不仅具有上述特征,而且还具有一些非典型特征。回顾性分析年至医院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AVM患者的资料。对Galenic区域AVM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所有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分析这些患者详细的血管结构和临床资料。本研究已获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IRB#,于年12月4日通过)。所有患者都提供了参与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放射影像学特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除了1例,所有患者的硬脑膜动供血都得到确诊,但有1例患者未行颈外动脉外或颈总动脉造影;6例为小脑幕动脉,3例为(经枕动脉的)脑膜后动脉,2例为脑膜中动脉,2例为下外侧干(inferolateraltrunk)。在所有患者中,脑动脉的贡献也得到证实;脉络膜后内侧(medialposteriorchoroidalartery)动脉8例,大脑后动脉穿支(posteriorcerebralarteryperforators)6例,基底动脉穿支(basilararteryperforators)3例,胼周动脉(pericallosalartery)2例。Galen静脉(VG)至直窦(tothestraightsinus)是本组病例的唯一引流路径,但2例充盈的上蚓静脉(theengorgedsuperiorvermianvein)引流至静脉汇流处(thevenousconfluence)也是主要的引流路径。病灶体积中位数为1.7mL(范围0.9-12.2mL)。所有的畸形血管巢(niduses)主要出现在四叠体池,并累及深部脑结构的表面,包括丘脑枕(thepulvinar)。表1.患者临床及血管结构特征。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22-76岁)。患者最初表现为导水管压迫引起的脑积水(38%)、出血(38%)、癫痫发作(12%)和头痛(12%)。1例脑积水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出血,因此有4例患者在治疗前出现出血。对所有AVMs都使用(瑞典斯德哥尔摩ElektaInstrumentsAB生产的)伽玛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SRS治疗后平均随访期为43个月(范围0-个月)。1例患者证实有病灶闭塞。3例证实有75%的缩小。2例患者在随访时(7个月和38个月)和SRS后即刻确认成功缩小。1例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另1例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脑积水,都得到良好控制。截至目前,7例患者神经系统稳定,而1例病灶缩小75%的患者在SRS治疗后个月出现致命性出血。详细的情况说明如图1-3所示。图1。一例63岁的女性,出现头痛和眩晕,但没有任何神经缺陷,被转诊来治疗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B、椎动脉;C:右颈外动脉;左颈外动脉;E,左侧颈内动脉)示畸形血管巢(星号),由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色箭头)、大脑后动脉穿支、脑膜中动脉(红色箭头)、脑膜后动脉(浅蓝色箭头,经枕动脉)和小脑幕动脉(绿色箭头)供血。引流静脉为Galen静脉。考虑到畸形血管巢的一部分嵌入丘脑(F,飞行时间磁共振成像),我们决定使用伽玛刀治疗,30个月后获得的图像显示,畸形血管巢显著缩小,没有出血征象(G,飞行时间磁共振成像)。图2。一例62岁的男性出现癫痫转诊到放射外科治疗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内动脉;显示畸形血管巢(星号)由双侧小脑幕动脉(绿色箭头)、右侧胼胝体动脉(紫色箭头)、脉络膜后内动脉(*色箭头)和大脑后动脉穿支供血。在放射外科治疗当天的计算机断层对比显示畸形血管巢邻近Galen静脉(D)。注意红色的线表示放射外科治疗的靶区。放射外科治疗后40个月证实血管造影闭塞,无任何神经功能缺损(E,右侧颈总动脉;F,左侧椎动脉)。该患者随诊病程稳定超过10年。图3。一例65岁男性因进行性头痛和步态障碍被转诊来到我院。影像学检查显示,松果体区域异常血管结构导致导水管狭窄引起梗阻性脑积水(A,T2加权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B,椎动脉;C,左侧颈内动脉;D,右侧颈内动脉;E,右侧颈外动脉;F,左侧颈外动脉)显示畸形血管巢(星号)由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色箭头)、基底动脉穿支(橙色箭头)、双侧小脑幕动脉(绿色箭头)、脑膜中动脉(红色箭头)、脑膜后动脉(淡蓝色箭头)供血,汇入Galen静脉。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造瘘治疗脑积水后,用伽玛刀治疗动静脉畸形。然而,畸形血管巢持续,在25个月后有略微缩小,患者因高龄衰老而拒绝进一步治疗。患者在治疗个月后因畸形破裂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死亡。由于存在轴内畸形血管巢,目前的血管畸形被诊断为AVM。虽然如此,发生在盖伦地区的AVMs除了有共同的特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特征:脑积水的可能性高,存在硬膜动脉供血者和发病较晚。Galenic区域的AVMs中,增大的Galen静脉(VG)和畸形血管巢(nidus)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梗阻性脑积水。这种机制,还有血管的血管结构,使人联想到Galen静脉动脉瘤畸形(VGAM)。VGAM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无畸形血管巢的(Galen静脉的前体aprecursoroftheveinofGalen)大脑前正中静脉(themedianprosencephalicvein)的动静脉瘘。VGAM通常在新生儿和儿童中发现,与我们的病例的畸形有明显不同。成人起病的VGAM很少见,但也有可能,尽管其特征是没有畸形血管巢的直接的瘘(adirectfistulawithoutanidus)。David等人指出,持续的镰状窦(falcinesinus)和VGAM血栓形成是成人VGAM的血管造影特征,这在本系列中未有观察到。我们不完全了解在Galen区域AVMs迟发起病的原因。由于其极少引起癫痫发作,除非偶然发现,在发生出血或脑积水以前,不会被发现。作为其直接的引流血管存在的Galen静脉(VG)可导致静脉引流容量大,使的在早期积累血流动力学的应力(makingearlyaccumulationofhemodynamicstress)并由此极少可能导致在年轻人中的破裂发生。与VGAM不同的是,Galen静脉的(Galenic)AVM的畸形血管巢能缓冲高的流入压力(buffershighinflowpressure),从而延缓Galen静脉动脉瘤样扩张的进程(retardtheprocessofaneurysmaldilatationoftheVG),可能导致脑积水的年长起病(thesenioronset)。存在硬脑膜动脉供血和中年起病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常见特征。特别是镰幕(falco-tentorial)区域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可能有经Galen静脉(VG)的引流以及软脑膜(pial)的供血,如Davido-Schechter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硬膜支,因此很难与大脑大静脉引流的AVM(GalenicAVM)相区分。然而,根据定义,此类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分流位于静脉窦或小脑幕的硬膜的细胞膜上,不应该有任何脑池的成分。在与外界隔离的AVMs中,所有患者都明显有病灶位于脑池间隙,沿Galen静脉(VG)累及脑表面,因此被认为是AVM。存在累及丘脑和/或中脑的深部病灶促使我们使用SRS治疗。我们的病例显示,在6例随访2年的患者中,有5例的畸形血管巢闭塞或明显缩小。但在其他区域,其闭塞率可能低于其他区域。由于只有畸形血管巢完全闭塞才能完全避免破裂的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长期观察。血管内栓塞也可能是可行的,考虑到畸形通常有显著的硬膜供血;然而,由于经常存在引流入Galen静脉(VG)的高流量分流,如果该分流受到阻塞,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小心谨慎。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缺乏显微发现可能会降低本报告的稳健性。在Galen区域的畸形血管巢位置不像正常的AVMs那样楔入大脑。然而,鉴于详细的放射影像学表现,有很高的可能病变有轴内成分,应被归类为AVMs。他们可能会类似于在四叠体池的脑室动静脉畸形,并累及脑实质。其次,由于缺乏长期观察数据,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最佳治疗策略。尽管有这些局限性,其特有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还是值得报告的。我们报告8例发生于Galen区域,同时伴有脑和硬脑膜动脉供血并回流入Galen静脉(VG)的动静脉畸形。这些患者常因引流静脉充盈压迫导水管而出现脑积水。这些AVMs可能有一些特点,在小脑幕缘可以与Galen静脉动脉瘤畸形(VGAM)和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共享;然而,鉴于其独特的特征,发生在Galen区域的AVM应被视为一种独特的AVM亚型。伽玛刀张南大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