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弹簧圈栓塞罕见动静脉瘘一例 [复制链接]

1#
作者:丁南*,刘鹏,刘恋,贺红卫

单位:医院(*医院)

前言: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目前已经较为成熟。通常应用Onyx非黏附性栓塞剂进行栓塞。不过,仍有很多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复杂,诊断及治疗困难。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例难以确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甚至栓塞完成后仍难以确诊。本人所论述内容也难保正确,希望大家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病例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1周”收入我院神经介入中心;查体左侧球结膜充血;既往1年前患者摔伤头部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患者来我院复查CT提示左侧额叶和颞叶有虫噬样水肿。

在我院行CTA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结构错乱,只能知道有问题,却很难确诊是什么疾病。

患者在我院行DS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和后脑循环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颈外动脉对瘘也没有血供。

左侧颈内动脉提示颈内动脉分支供血瘘,疑经脑膜垂体干供血,进入不知名静脉窦,经大脑中浅静脉引流,并通过上矢状窦和labbe静脉的吻合,向上矢状窦和横窦引流,皮层静脉迂曲扩张明显。

正位可见右侧半球下部弥漫性静脉迂曲扩张

左侧颈内动脉三维选择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一粗大血管分支,瘘入蝶顶窦。从颈内动脉早期二维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粗大分支。

诊断?

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否。因为有明确的海绵窦段发出的动脉为瘘供血

永存三叉-海绵窦瘘?可能

下外侧干-海绵窦瘘?可能

以上的诊断都认为是海绵窦瘘,不过,存在两个问题

·引流主要是大脑中浅静脉,而海绵窦瘘更为常见的眼静脉、岩下窦和对侧海绵窦引流却未见显影

·正位上未见到左侧海绵窦的形态

所以,可能不是海绵窦瘘

查了一下文献,从大脑中浅静脉着手。与大脑中浅静脉引流沟通的静脉窦有海绵窦,海绵窦侧壁窦和颅中窝异常窦。永存三叉动脉一般不会对硬膜窦有血供,所以考虑供血动脉仍然为下外侧干。结合瘘的解剖位置,可能为颅中窝异常窦瘘。

治疗

该病例诊断虽不够明确,但由于该瘘供血单一,治疗方式相对明确,只需经供血动脉进微管,应用弹簧圈直接栓塞瘘口即可。不使用液体栓塞剂,一是因为流量高胶被冲走;二是供血动脉与颈内动脉沟通段非常短,一旦胶反流,容易造成左侧颈动脉系统栓塞。故决定应用弹簧圈栓塞。

路图下,ASAKI微导丝携带Headway-17微导管经颈内动脉超选入原始三叉动脉内,由于导丝支撑力较弱,微导管无法进入蝶顶窦内(微导管总是顶入颈内动脉远端血管,无法跟进)。

更换Transend微导丝携带Headway-17微导管经颈内动脉超选入原始三叉动脉内,微导管顺利进入蝶顶窦内,在微导丝引导下超选入合适位置。

经微导管送入第一枚6×30弹簧圈,圈在蝶顶窦内成篮良好。

经微导管陆续送入6×30、5×50弹簧圈,可见弹簧圈将蝶顶窦填满,颈内动脉造影显示瘘少量残留。

再经微导管送入一枚2×4弹簧圈,送入部分弹簧圈后,弹簧圈将微导管顶至三叉动脉内,填塞完后,徒手压迫左侧颈总动脉10min,最后行颈内动脉造影,造影提示瘘完全消失。

相关分型

Saltzman以影像学特征及循环特征将PTA分为3型,1型: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PTA供血,伴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或消失;2型:双侧小脑上动脉由PTA供血,同侧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供血,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正常;3型:PTA独立存在,与基底动脉没有连接。

有些学者将永久三叉动脉变异型(PTAV)归入3型,并根据其止于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或小脑后下动脉(PICA)等分为a、b、c3个亚型。

有学者发现部分PTA不能准确分型,并对原分型标准进行补充,在3型中增加d亚型(即与大脑后动脉(PCA)吻合)与e亚型(分支状无吻合)。还有学者根据椎基底动脉系统是否依赖颈内动脉,简单地将PTA分为两型1)幼稚型:后循环系统依赖于PTA。(2)成熟型:后循环系统不依赖于PTA。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神经介入在线作者:贺红卫等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作者:丁南*,刘鹏,刘恋,贺红卫

单位:医院(*医院)

前言: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目前已经较为成熟。通常应用Onyx非黏附性栓塞剂进行栓塞。不过,仍有很多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复杂,诊断及治疗困难。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例难以确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甚至栓塞完成后仍难以确诊。本人所论述内容也难保正确,希望大家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病例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1周”收入我院神经介入中心;查体左侧球结膜充血;既往1年前患者摔伤头部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患者来我院复查CT提示左侧额叶和颞叶有虫噬样水肿。

在我院行CTA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结构错乱,只能知道有问题,却很难确诊是什么疾病。

患者在我院行DS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和后脑循环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颈外动脉对瘘也没有血供。

左侧颈内动脉提示颈内动脉分支供血瘘,疑经脑膜垂体干供血,进入不知名静脉窦,经大脑中浅静脉引流,并通过上矢状窦和labbe静脉的吻合,向上矢状窦和横窦引流,皮层静脉迂曲扩张明显。

正位可见右侧半球下部弥漫性静脉迂曲扩张

左侧颈内动脉三维选择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一粗大血管分支,瘘入蝶顶窦。从颈内动脉早期二维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粗大分支。

诊断?

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否。因为有明确的海绵窦段发出的动脉为瘘供血

永存三叉-海绵窦瘘?可能

下外侧干-海绵窦瘘?可能

以上的诊断都认为是海绵窦瘘,不过,存在两个问题

·引流主要是大脑中浅静脉,而海绵窦瘘更为常见的眼静脉、岩下窦和对侧海绵窦引流却未见显影

·正位上未见到左侧海绵窦的形态

所以,可能不是海绵窦瘘

查了一下文献,从大脑中浅静脉着手。与大脑中浅静脉引流沟通的静脉窦有海绵窦,海绵窦侧壁窦和颅中窝异常窦。永存三叉动脉一般不会对硬膜窦有血供,所以考虑供血动脉仍然为下外侧干。结合瘘的解剖位置,可能为颅中窝异常窦瘘。

治疗

该病例诊断虽不够明确,但由于该瘘供血单一,治疗方式相对明确,只需经供血动脉进微管,应用弹簧圈直接栓塞瘘口即可。不使用液体栓塞剂,一是因为流量高胶被冲走;二是供血动脉与颈内动脉沟通段非常短,一旦胶反流,容易造成左侧颈动脉系统栓塞。故决定应用弹簧圈栓塞。

路图下,ASAKI微导丝携带Headway-17微导管经颈内动脉超选入原始三叉动脉内,由于导丝支撑力较弱,微导管无法进入蝶顶窦内(微导管总是顶入颈内动脉远端血管,无法跟进)。

更换Transend微导丝携带Headway-17微导管经颈内动脉超选入原始三叉动脉内,微导管顺利进入蝶顶窦内,在微导丝引导下超选入合适位置。

经微导管送入第一枚6×30弹簧圈,圈在蝶顶窦内成篮良好。

经微导管陆续送入6×30、5×50弹簧圈,可见弹簧圈将蝶顶窦填满,颈内动脉造影显示瘘少量残留。

再经微导管送入一枚2×4弹簧圈,送入部分弹簧圈后,弹簧圈将微导管顶至三叉动脉内,填塞完后,徒手压迫左侧颈总动脉10min,最后行颈内动脉造影,造影提示瘘完全消失。

相关分型

Saltzman以影像学特征及循环特征将PTA分为3型,1型: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PTA供血,伴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或消失;2型:双侧小脑上动脉由PTA供血,同侧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供血,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正常;3型:PTA独立存在,与基底动脉没有连接。

有些学者将永久三叉动脉变异型(PTAV)归入3型,并根据其止于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或小脑后下动脉(PICA)等分为a、b、c3个亚型。

有学者发现部分PTA不能准确分型,并对原分型标准进行补充,在3型中增加d亚型(即与大脑后动脉(PCA)吻合)与e亚型(分支状无吻合)。还有学者根据椎基底动脉系统是否依赖颈内动脉,简单地将PTA分为两型1)幼稚型:后循环系统依赖于PTA。(2)成熟型:后循环系统不依赖于PTA。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神经介入在线作者:贺红卫等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