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主编
穆士卿
穆士卿,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每年进行诊治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等神经系统血管病余例。并通过血流动力学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及愈合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四十余,其中二十余篇被SCI收录。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治疗组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局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五项。
第11期
作者:林海谅*刘健霍晓川穆士卿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
(*医院神经内科)
病情简介
患者,女,63岁。
主诉:头痛12天。
现病史:患者12天前在田间干活时突发头痛,伴恶心,无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就诊于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无效。8医院,颅脑CT诊断为SAH,随后进一步行颅脑CTA和MRA检查,诊断右后交通段动脉瘤,给予尼莫地平等治疗。今为医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吲达帕胺”等药。平时血压波动于/80mmHg左右。最高血压/mmHg;有糖尿病史5年,不规则服用格列齐特,未监测血糖水平。
查体:神清,语利,颈部抵抗,颌胸距3横指,克氏征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图1医院CT(-9-13)
图2医院CT(-9-16)
图3医院颅脑MRA(-09-15)
图4医院颅脑CTA(-9-15)
全脑血管造影(本院)
图5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
图6右侧颈内动脉3D造影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胚胎性大脑后动脉
图7左侧椎动脉造影正侧位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P1段不显影
术前诊断
1.颅内动脉瘤(后交通段,右侧;宽颈)
2.高血压病2级
3.2型糖尿病
手术风险
1.瘤颈宽,栓塞困难
2.动脉瘤破裂出血
3.术中术后血栓形成
诊断分析
1、患者在劳动中起病,神经系统查体有脑膜刺激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颅脑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2、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宽颈;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P1不显影。右侧颈内动脉3D造影显示右侧胚胎性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开口起自动脉瘤颈部。测量瘤颈为4mm,动脉瘤大小为5.3mm*5.0mm。
3、由于右侧后交通动脉起自宽颈动脉瘤颈部,且为胚胎型右侧后交通动脉,所以一定保留后交通动脉,否则可能出现供血区域梗死。
4、支架辅助技术,很可能导致右侧后交通闭塞。拟通过双微管技术进行栓塞。
治疗过程简述
1、患者全身麻醉,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6F导引导管进入右侧颈内动脉备用;根据3D成像显示动脉路径及形状,加热蒸汽微导管塑形后进入动脉瘤腔(图8)。
图8
2、根据动脉瘤直径选择弹簧圈,经一根微导管填入,成篮满意后,并不解脱弹簧圈(图9)。
图9
3、利用两根微导管交替在动脉瘤内的相互形成“网”,防止后续填入的弹簧圈移位。依次填充不同型号的弹簧圈,最后致密填塞动脉瘤(图10)。
图10
4、最后多角度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致密,载瘤动脉及右侧后交通动脉通畅(图11)。
图11
体会
1、在进行双微管技术时,两个微导管放置在瘤腔内,一般一深一浅。
2、“首发”弹簧圈二级螺旋直径宜略大于瘤体直径,成“蓝”后避免弹簧圈逸入载瘤动脉。
3、在填塞首枚微弹簧圈时,可以调整微导管的头端而使成“蓝”满意,然后交替填塞或利用更适合的微导管进行填塞。
4、注意配合抗凝治疗。
双微导管动脉瘤栓塞术的优缺点
1、两个微导管交替填塞可以防GDC突出,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2、双微导管动脉瘤栓塞术术后不需要长期抗栓治疗,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可应用于血管迂曲的动脉瘤,术后治疗简单;增加安全性。
4、“双微导管”技术可提高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和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程度。
5、双微管技术难度较大;病例选择要严格。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