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Phenom系列导管释放Pipeli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pf.39.net/bdfyy/

男,31岁,主因头痛进行性加重伴左侧面部麻木10余天入院。神经系统查体:左眼睑下垂,左眼眼球固定,左侧瞳孔光反射消失。MR:左侧海绵窦区巨大占位,其内可见混杂血栓信号。MRA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巨大动脉瘤及眼段动脉瘤。

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见巨大动脉瘤,直径约24×15mm,瘤颈宽约9mm,体颈比2.6;床突段可见另一动脉瘤,大小约7.8mm×6.1mm,瘤颈宽约5.5mm,体颈比1.4。

海绵窦段瘤体巨大,超过20mm,提示为高风险动脉瘤,占位效应引起“海绵窦综合症”,近期症状加重。瘤体巨大,且为宽颈,动脉瘤射流明显,为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考虑给予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应注意弹簧圈填塞应以减慢射流为主,切勿追求致密填塞,以减轻海绵窦受压症状。

全麻后,全身肝素化,采取双侧股动脉穿刺,经右侧股动脉置入6F长鞘+PhenomPlus导管(外径4.2-4.7F,内径0.in,Medtronic),并送入Phenom-27导管(外径2.8-3.1F,内径0.in,Medtronic)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备用;经左侧股动脉置入6F导引导管于左侧颈内动脉,并行送入两根栓塞微导管,分别预置于两枚动脉瘤腔内。经Phenom-27导管送入Pipeline(4.25-35mm,Medtronic)支架,考虑动脉瘤位于虹吸弯处,角度较大,可能造成Pipeline打开困难,故采用“二次释放”技术,将Pipeline支架先释放在PhenomPlus导管中,再后撤PhenomPlus导管进行二次释放,结合推拉等技术使支架充分打开并贴壁(视频1,2)。支架打开复查造影,见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内血流缓慢,但仍有射流(视频3),进一步对动脉瘤腔进行弹簧圈填塞。

术后即刻影像OKM:B3

颅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治疗一直是血管介入治疗的难题,颅内巨大动脉瘤因其瘤颈较宽,在传统治疗方法中,往往需要支架辅助栓塞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依然具有较高的复发性。

自从年第1篇Pipeline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文献报道以来,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FD已成为治疗巨大型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重要方法。FD的使用,将瘤腔内重建的理念创新性的转移为载瘤动脉的重建,使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相对隔绝,减少进入动脉瘤腔的血流,促进腔内形成血栓及瘤颈处内膜的增生,达到治愈的目的。Kallmes等3项大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及一年的动脉瘤愈合率分别为75%及85.5%,而5年的愈合率则高达95%。

文献表明虹吸段的迂曲程度对FD的顺利释放有着显著影响。依据迂曲程度可分为:TypeⅠ(轻度迂曲),TypeⅡⅢ(中度迂曲),TypeⅣ(重度迂曲)。(图)有学者统计在虹吸段中度及重度迂曲的患者中,使用特殊技术才能完全展开FD的比例大大高于轻度迂曲。其中包括球囊扩张、导丝按摩以及将FD释放在中间导管后再次释放的技术(即二次释放)。

本例手术的难点不仅在于虹吸弯较大的角度,同时两枚动脉瘤瘤颈相距较近,在推挤FD覆盖远端动脉瘤时,装置容易陷入近端瘤腔,形成Simmons效应。应对方案是在远端留有足够的锚定距离,使我们可以从容调整导向装置张力;其次三系统紧密同轴保证了释放时的稳定性。本次手术使用的PhenomPlus导管,头端外径仅为4.2F,可以走的更远,提供良好的支撑,远端平滑渐变的柔软段,更容易通过弯曲的血管(视频4)。其内径与Phenom-27的外径差值仅为20%,可提供更好的同轴性,配合二次释放技术,可明显改善支架稳定性和贴壁性。

刚做动脉瘤的时候,缺乏经验,支架辅助栓塞时经常踢管,留下一个空荡荡的瘤腔,和一条“望瘤兴叹”的微导管,当时就觉得如果只放一个支架就能结束的手术,该是多么惬意呢。治疗的最高境界的确是治“未病”,可是如果已经生病了呢?甚至已经病入膏肓了呢?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换一个新的。血流导向装置也许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不管多么复杂的动脉瘤,不管多么斑驳的血管壁,一个方法解决问题——给你一段新的。

燕山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