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试干货大内科复试名词解释解答汇总果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神内复试名词解释

心血管复试名词解释+专业英语

妇产科复试名词解释

消化内复试名词解释

外科复试名词解释

比较多~比较多~

分为两大部分,

一为名词解释,二为解答

建议收藏背!!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病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慢支急性发作期是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的原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性脑病

标答: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肺、胸廓疾病伴有呼吸功能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的一个综合征

支气管哮喘

1.咳嗽变异性哮喘

非典型性哮喘发作可以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者又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呼吸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标答:呼吸衰竭由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致,动脉血压分压小于60mmHg同时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

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

原发综合征:初次感染而发病的肺结核,肺部的原发病灶与随后引起的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2.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由于结核菌数量过多和*力较强,机体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在渗出或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物呈浅*色块状物,类脂质含量多,状似干酪,故名干酪样坏死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指肿瘤侵犯纵隔,压迫阻滞上腔静脉回流,而引起头、颈、前胸部及上肢等部位水肿淤血的一系列征象。

第二部分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1.心源性哮喘

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熟睡后突然憋醒,可伴阵咳,呼吸急促,咯泡沫样痰或呈哮喘状态。

高血压病

1.恶性高血压

(1).起病急,多见于中青年;

(2).血压升高显著,舒张压≥mmHg;

(3).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和肾脏病变:

视网膜:视力减退,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

肾脏:蛋白尿(24小时大于3g)、血尿、管型尿

预后差:病情进展迅速,可因肾衰、脑血管病、心衰死亡。

2.高血压脑病

1.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尤其是舒张压;

2.患者有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可发生昏迷、偏瘫、失语等;

3.机制为血压突然升高后,脑血管调节失衡,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急性冠脉综合征

是一组综合病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示不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活动,引起冠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

第三部分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

1、多发性溃疡

胃或十二指肠发生两处或以上的溃疡称为多发性溃疡

2、复合性溃疡

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DU常多于GU发生,男性多见,幽门狭窄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3.球后溃疡

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X线及胃镜检查易漏诊。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更常见,易并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

胃癌

1、进展型胃癌

是胃癌按照形态学分类中的一种,即中晚期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及全层,常伴转移。

2、皮革胃

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中晚期胃癌病变侵及肌层及全层,并呈弥漫浸润。

3、癌前期变化

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性倾向的变化,包括癌前期病变与癌前期状态。

溃疡性结肠炎

1.结肠扩张

多见于暴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患者,炎症侵及肌层,结肠失去收缩力造成结肠扩张。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变化,有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腹部平片可见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

肝硬化

1.肝性脑病

是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2.肠道细菌移居

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建立,增加了肠道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被称为肠道细菌移居,易并发各种感染。

原发性肝癌

1、小肝癌

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称为小肝癌。

第四部分 泌尿系统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1.IgA肾病

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组织免疫病理检查证明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伴系膜细胞增多,基质增生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

尿路感染

1.尿道综合征

仅有膀胱刺激症,而无脓尿及细菌尿,多见于中年妇女,尿频觉、较排尿不适更突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长期服用安定片有一定疗效

急性肾衰竭

1.急性间质性肾炎

可有药物过敏、感染、白血病浸润肾间质等引起。药物过敏者,多有用药过敏史,有全身过敏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IgE升高等

慢性肾衰竭

1.慢性肾脏病(CKD)

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第五部分 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1.异食癖

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组织缺铁或含铁酶活性降低,可有异食泥土,石屑,生米等异常行为

白血病

1、绿色瘤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膜上出现的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四周,也可出现于颅骨、胸骨、肋骨等处

2、(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

第六部分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亚临床型甲亢

血T3、T4正常,TSH降低。本症可能是本病早期或经药物、手术或放射碘治疗控制后的暂时性临床表现,也可持续存在,少数可进展为典型甲亢。

2.甲状腺危象

是甲亢恶化时的临床表现。主要诱因为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应激状态。临床见高热(大于39度)、心率快(-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虚脱、休克、嗜睡或谵妄,甚至昏迷,部分可伴心衰、*疸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升高。血T3、T4升高,TSH显著降低。

3.淡漠性甲亢

多见于老人。起病隐袭,高代谢症候群、眼征及甲状腺肿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等症。部分可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易与冠心病混淆。

糖尿病

1.糖尿病足

为糖尿病较为特征性的病变,常因下肢神经末梢病变及细菌感染所致,即使轻微损伤也长期不愈合或形成慢性溃疡。部分出现下肢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体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导致下肢肢端坏死,常需要截肢。

2.黎明现象

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空腹仍高,机理可能与黎明时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对抗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3.Somogyi现象

患者因夜间低血糖后,引起清晨反应性高血糖。

第七部分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

1.晨僵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夜间休息后,晨起时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胶着样感觉,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其持续时间长短反映滑膜炎症的严重程度。

内科学解答题汇总

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凡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后,诊断即可成立。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分型及分期?

分型: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不伴有喘息;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伴有喘息、哮鸣音,其喘鸣在阵发性咳嗽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

3.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

可采取停止吸烟、控制职业病或环境污染,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入等措施。(1)抗生素(2)支气管扩张剂(3)祛痰药(4)氧疗(5)康复治疗(6)肺减容术(7)其他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

(1)症状: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症状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2)体征:

视诊:胸部过度膨隆,呈桶状胸,膈肌运动受限,身体前倾位,呼吸时常呈缩唇呼气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并发肺部感染时,两肺干、湿罗音明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

(1)控制呼吸道感染;(2)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3)控制心力衰竭;(4)控制心律失常;(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6)降低血粘度;(7)并发症的处理

支气管哮喘

1.简述危重哮喘的处理

危重哮喘的处理如下:(1)氧疗与辅助通气(2)解痉平喘①b2受体激动剂,②氨茶碱,③抗胆碱药(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抗生素的使用(5)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泼尼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琥珀酸钠。(6)并发症的处理

慢性呼吸衰竭

1.简述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1)通畅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气道痉挛;(2)氧疗:氧流量1-3L/min;(3)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兴奋剂、建立人工气道、机械辅助通气;(4)控制感染;(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6)糖皮质激素应用;(7)防治消化道出血;(8)防治休克。

肺炎

1.简述肺炎球菌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①一般处理: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补充血容量;

③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主要为纠正代谢性酸中*,可用碳酸氢钠;

④应用糖皮质激素;

⑤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⑥控制感染

⑦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肺结核

1.试述肺结核的临床分型。

肺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润型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以及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又分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又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有:

①全身症状:全身中*症状表现为长期低热,多见于午后,可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颊潮红、妇女月经失调等,可有高热,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②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③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锁骨上下、肩胛间区闻及湿罗音对诊断极大帮助

3.结核引起大咯血该如何处理?

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

①一般处理,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等。

②应用止血药物,如脑垂体后叶素等。

③咯血过多者酌情输血。

④局部止血,必要时可在明确出血部位的情况下考虑肺叶、肺段切除术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简述肺癌的治疗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或/和放疗。

间质性肺病

1.简述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间质性肺炎疾病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包括:

(1)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其中高分辨CT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早期弥散功能(DLco)可明显下降。

(3)支气管肺泡灌洗:可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生化、免疫介质等检查。

(4)肺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胸腔镜肺活检及开胸肺活检,是确诊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

2.间质性肺疾病胸部影像学检查有何特点?

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绝大多数显示双肺弥漫性阴影。阴影呈网络状、弥漫膜玻璃状、结节状,可以混合存在。晚期蜂窝囊性改变。

3.简述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

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

(1)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FEV1降低,FEV1/FVC比值正常或升高,RV随病情进展而下降。

(2)弥散功能早期可明显降低,DLco明显下降,学期中晚期可显示低氧血症,因过度通气还可出现低碳酸血症。

4.简述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及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上的区别。

(1)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佳,目前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多为中等剂量开始(泼尼松0.5mg/(kg·d),口服四周后逐渐减量。后期蜂窝肺,肺功能严重不全,有手术适应证可考虑进行肺移植。

(2)结节病对于胸内型如病情稳定、无症状且肺功能正常的Ⅰ期、Ⅱ期和Ⅲ期可随诊观察,无进展则不需治疗。如病情恶化或症状明显或侵犯肺外器官,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疗效不佳时可考虑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

肺泡蛋白沉积症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诊断明确主要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第二部分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简述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的分级方法。

I级有心脏病但活动不受限,一般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或心绞痛

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轻度受限,休息无症状,一般活动下引起心衰症状或心绞痛

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简述急性肺水肿抢救措施。

(坐位,双腿下垂,吸氧4-6L/分,吗啡,利尿,血管扩张剂,洋地*类药物,茶碱类)

常见心率失常

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期的处理。

1.刺激迷走神经:诱发恶心、呕吐动作、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

2.腺苷与钙拮抗剂

3.洋地*与β受体阻滞剂

4.Ia、Ic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5.直流电复律

6.心房或心室起搏

7.射频消融术

高血压病

1.简述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1).迅速降压:1小时使平均动脉压迅速下降但不超过25%,以后2-6小时内降至/-mmHg,静脉给药: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等;

(2).降低颅内压:呋塞米、甘露醇;

(3).制止抽搐: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之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简述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心动过速等可诱发

(2).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及下颌部。

(3).性质:常为压迫、憋闷、紧缩感

(4).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去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可予镇静剂

(2).缓解疼痛:硝酸酯类或β受体阻滞剂

(3).抗血栓: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4).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

(5).其他: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第三部分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

1.试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腹痛的异同。

两者都呈慢性病程;都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交替,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周期性更明显;两者的疼痛节律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常呈饥饿痛,多在餐后3小时左右出现,饮食后缓解,胃溃疡疼痛不甚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中上腹部或偏左,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偏右侧

2.简述根除Hp感染三联疗法方案的组成,及标准治疗方案的组成

三联疗法:一种PPI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标准治疗方案:铋剂加甲硝唑和四环素。

3.简述幽门梗阻的治疗

1.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以解除胃潴留;2.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3.每晚用生理盐水洗胃并抽出胃内容物以减轻炎症及水肿;4.营养状况较差者,应及时予全胃肠外营养;5.应用H2RA或PPI抑制胃酸分泌;6.应用胃动力药,禁用胆碱能;7.积极治疗2周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

胃癌

1.简述胃癌的组织分型

答: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1)腺癌;(2)未分化腺癌;(3)粘液癌,即印戒细胞癌;(4)特殊类型,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等。

溃疡性结肠炎

1.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的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病

临床表现

腹泻,粘液脓血便

腹痛多在左下或下腹部,有疼痛→便意→排便→缓解的规律

腹泻,脓血便较少

腹痛多在右下腹及脐周,排便后腹痛不缓解

结肠镜检查

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

病变呈弥漫连续性,其间无正常粘膜

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

病变主要位于回肠末端及邻近结肠

病变呈跳跃节段性,其间有正常粘膜

病变呈卵式样,有较深的沟槽样溃疡

活检病理

炎症局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

全层性炎症

肝硬化

1.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分期及特点

临床分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

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

昏迷前期: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呈阳性,脑电图由特征性异常,可有不遂一运动及运动失调。

昏睡期:进而昏睡和精神错乱,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深昏迷时各种反射小时,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急性胰腺炎

1.简述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

标答:一般治疗:补充体液及电解质;减少胰腺分泌:禁食、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胰酶抑制剂;使用抗生素。

上消化道出血

1、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输血指征

1.患者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2、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3、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比容?25%

2、简述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并发症

呼吸道阻塞和窒息。

食管壁缺血、坏死、破裂。

吸入性肺炎。

气囊漏气使止血失败。

炎症性肠病

1.请简述需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的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需与以下疾病作鉴别:①慢性细菌性痢疾②阿米巴肠炎③血吸虫病④肠结核⑤伪膜性肠炎⑥Crohn病⑦结肠息肉病⑧大肠癌⑨结肠MALT淋巴瘤⑩缺血性结肠炎⑾结肠憩室炎⑿.肠易激综合征

2.Crohn病的X线钡灌有何特点?

Crohn病的X线钡灌有以下特点:①表现为肠道炎症性病变,粘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息肉、多发性狭窄、瘘管形成,病变呈节段性分布、②由于病变肠段激惹及痉挛,钡剂在该处通过时可表现出跳跃征,③钡剂通过迅速,或肠腔严重狭窄时,可呈现线样征④由于肠壁深层水肿,可见填充钡剂的肠袢分离

3.溃疡性结肠炎在结肠镜下有何特征性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在结肠镜下有以下特征性病变:①粘膜上多发性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③假息肉(炎性息肉)形成,有时呈桥状增生,结肠袋变钝或消失。

功能性溃疡病

1.何谓“功能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1)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它的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须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

(2)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反复或持续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

(3)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2.导致肠易激综合症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机制包括:①胃肠动力学异常,②内脏感知异常③精神因素④感染⑤其它,对某些食物不耐受、某些肽类激素等

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起病缓慢,病程漫长或反复。常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4.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

(1)腹痛,最常见的症状。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腹泻,每日3~5次,至十数次,多糊状、带粘液,但绝无脓血,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

(3)便秘,排便困难,便质干结,表面可附粘液。

(4)其它消道症状,包括腹胀、排便不尽感等。

(5)全身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6)体征,不明显。

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程序是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是

(1)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

(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

(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

(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及精神病、

(5)无腹部手术史、

诊断程序是:先判断患者有无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有“报警症状和体征”者,

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直至找到病因。对年龄在15岁以下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检查,如血、尿常规、

粪隐血试验、血沉、肝功能试验、胃镜、腹部B超,或先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6.肠易激综合症的罗马Ⅱ诊断标准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的罗马诊断标准是:

(1)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累计有12周(可以是非连续性)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①症状在排便后缓解;②症

状发生随排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

(2)以下症状不适诊断所必备,但属常见症状,这些症状越多越支持BSS的诊断:①排便频率异常(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3次);②粪便

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样便);③粪便排出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尽感);④粘液便;⑤腹部膨胀感

(3)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7.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1)一般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镇静和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①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H2RA或PPI。②粗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胀、早饱、嗳气为

主要症状的患者。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对疗效不佳者,二者可换用或何用。

(3)根除要门螺旋杆菌治疗:对小部分有要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可能有效,对症状严重者可试用。

(4)抗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

8.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寻找促发因素并设法予以去除。接触患者顾虑,教育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失眠、焦虑者予以镇静治疗。

(2)针对主要症状的药物治疗:①胃肠解痉药,如抗胆碱药,匹维溴铵。②止泻药如洛哌丁胺适用于症状较轻者;蒙脱石、药用

炭适用于较轻症者,③泻药,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常用容积性药、渗透性轻泻剂。④肠道动力感觉调节药,如多羟色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

适用于便秘型IBS.⑤抗抑郁药,对腹痛者症状重,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⑥其它,如肠道菌群调节药等。

(3)心理和行为疗法: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予以考虑。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1.试述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及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是:中青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腹部包块,腹部压痛或腹壁柔韧感;腹水为渗出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胞培养阴性;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黏连等征象;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者:腹腔恶性肿瘤,肝硬化腹水吧,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疾病等;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以发热为主要变现者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

第四部分 泌尿系统疾病

肾病综合征

1.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1)感染;(2)血栓、栓塞;(3)肾功能损伤,包括急性肾功能损伤和肾小管功能损伤;(4)营养不良、钙磷代谢障碍、贫血等

尿路感染

1.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1.尿路梗阻,2.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其他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3.器械使用,4.代谢因素,5.妊娠、尿道口周围炎、重症肝病、晚期肿瘤、长期卧床等也易引起尿感,6.机体抗病能力

急性肾衰竭

1.急性肾衰竭的透析疗法指征

透析疗法保守疗法无效,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进行透析治疗:(1)无尿或少尿2天以上;(2)尿*症症状;(3)血肌酐μmol/L以上;(4)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以上;(5)代谢性酸中*,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6)有肺水肿、脑水肿等先兆者

慢性肾衰竭

1.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控制含钾食物、药物的摄入,避免输库存血外,可用利尿剂增加排钾,可口服降血钾树脂,,便秘时,可同服20%甘露醇30ml,当血钾7mmol/L,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胰岛素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紧急时应血透或腹透

第五部分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脑脊液压力增高cmH2O;3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4脑CT等检查提示有浸润病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的鉴别: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腹痛及血尿等症状;其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象和骨髓象巨核细胞一般正常,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简述DIC的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消除病因和诱因如积极控制感染,清理病理产物等;2抗凝治疗:肝素;3其他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抗纤溶药物等。

淋巴瘤

1.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

霍奇金淋巴瘤特点:①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②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常为首发表现。③部分病人以发热或周期性发热为首发症状。④瘙痒可为HL的唯一全身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①非霍奇金淋巴瘤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②NHL有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多些,对各器官的侵犯较HL多见。③常以高热或各系统症状发病,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首发表现较HL少。④除惰性淋巴瘤外,一般发展迅速。⑤瘙痒症状少见

2.CD20抗体治疗淋巴瘤的适应症:

凡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均可用CD20单抗治疗

3.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特点有哪些?

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改善其病情

4.简述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

霍奇金淋巴瘤分为:①淋巴细胞为主型,病变局限,预后较好;②结节硬化性,年轻人多见,诊断时多为I,II期,预后相对较差;④淋巴细胞减少型,老年人多见,诊断时多为III期,IV期,预后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如何分型?

FAB协助组将MDS分为5型: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RAEB-t)

0年。WHO提出新的MDS分型,保留了FAB的RA.RAS.RAEB.将CMML,归为MDS/MPD,RAEB-t归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新增加5q-综合征,u-MDS.

2.MDS与巨幼细胞贫血如何鉴别?

MDS患者多见于老年人,RAEB.RAEB-t患者可有脾大,骨髓虽有巨幼变,但其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不会减少,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40%~70%的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多为缺失性改变,如+8.-5/5q-,-7/7q-.20q-.

3.MDS的血象有哪些改变?

巨幼红细胞贫血一般无脾大,骨髓可有巨幼变,其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减少,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患者无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

MDS血象少数为一系减少,多为2系或2系以上减少,50%~70%的患者为全血细胞减少。RAEB.RAEB-t型外周血分类可见到原始细胞。

4.低危组MDS,高危组MDS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低危组MDS采用促造血,诱导分化和生物反应调节剂等治疗,高危组MDS采用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六部分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简述甲亢危象的诱因及临床表现。

标答:诱因: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

临床表现:症状:高热、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休克、昏迷等症。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升高。血T3、T4升高,TSH降低。

糖尿病

1.简述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多见于中、老年

起病速度

起病急

起病缓慢

临床症状

明显

较轻或缺如

酮症酸中*倾向

易发生

无,有诱因下也可发生

胰岛细胞自身免疫标志性抗体

阳性率高

阴性

胰岛素、C肽水平

低于正常

可正常

治疗

胰岛素

饮食控制、运动、口服降糖药为主

2.简述酮症酸中*与低血糖昏迷的鉴别

酮症酸中*

低血糖昏迷

病史

多有DM史,多发生于青少年,常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

多由DM,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进食过少、体力活动过多等病史

起病

慢(2-4d)

急(以小时计)

症状及体征

有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多尿、昏睡、呼吸深快等

有饥饿感、多汗、心悸、手抖等

血糖

显著增高

2.8mmol/L

pH

降低

正常

CO2结合力

降低

正常

血酮、尿酮

升高

正常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各种原因引起腺垂体细胞破坏、功能减退均可导致腺垂体功能低下,通常50%以上腺垂体组织破坏后才出现症状,75%破坏时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待破坏达,95%时可有严重垂体功能减退。病因包括:①垂体病变:成人最常见病因为垂体瘤,腺瘤增大可压迫正常垂体组织,使其功能减退。其次为垂体缺血性坏死,主要见于妊娠分娩时

大出血引起的希恩综合征。此外蝶鞍区手术、放射治疗、创伤、感染和炎症等均可引起正常垂体组织损伤。②下丘脑病变:如肿瘤、炎症、浸润性病变(如淋巴瘤、白血病)、肉芽肿(如结节病)等,可直接破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使释放激素分泌减少。③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可抑制下丘脑CRH-垂体ACTH,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可出现医源性腺垂体功能减退,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④其他: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空泡蝶鞍、海绵窦处颈内动脉瘤也可压迫垂体。其他恶性肿瘤的转移。

2.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如何?

垂体分泌细胞在下丘脑各种激素(因子)直接影晌之下,分泌垂体激素如生长激素(GH)、催乳索(PRL)、促性腺激素(Gn)、促甲状腺激素(TSH)、催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垂体分泌的各种促激素作用于靶器官,维持正常的靶腺功能。各种原因引起腺垂体细胞损伤、玻坏,或下丘脑病变使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致使腺垂体的促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等分泌减少,可以是单个激素减少或多种激素如同时缺乏,从而表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减退。此外长期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轴,突然停用可出现医源性腺垂体功能减退。

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上主要影响哪些靶腺功能?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上主要影响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三个靶腺,表现腺功能减退。通常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缺乏最早出现;促甲状腺激素缺乏次之;然后可伴随ACTH缺乏。希恩综合征患者多因围产期大出血休克而致全垂体功能减退症,表现所有垂体激素均缺乏。

4.什么是垂体危象?有哪些主要临床类型?

垂体危象是指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基础上,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催眠药、降血糖药等诱发的严重垂体功能衰竭状态。临床表现有:①高热型(40)②低温型();③低血糖;④低血压、循环虚脱型⑤水中*型⑥混合型。各种类型可伴有相应的症状,突出表现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如高热、循环衰竭、休克、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等。

5.如何评价腺垂体功能?

以下检查可用于评价腺垂体功能:①腺垂体分泌激素:FSH、LH、TSH、ACTH、GH、PRL均减少,因垂体激素呈脉冲式分泌,故宜相隔15~20min连续抽取等量血液3次,相混后送检。②同时测定垂体激素和靶腺激素水平,可以更好的判断靶腺功能减退为原发性或继发性。③对于腺垂体内分泌细胞的储备功能可采用兴奋试验,如GnRH、TRH、CRH、CHRH等下丘脑激素来探索垂体激素的分泌反应。腺垂体联合试验(TRH、GnRH、胰岛素低血糖那)结果若低于正常,有诊断意义,但正常低值也属异常。

6.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防治揩施包括哪些方面?

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靶腺缴素替代治疗两力面:①针对病因治疗:肿瘤患者可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揩施,对干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必需解压迫及玻坏作用,减轻和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出血、休克而引起缺血性垂体坏死,关键在于预防,加强产妇围生期的监护,及时纠正产科病理状态。②采用相应靶腺激素替代冶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改善精神和体力活动,改普全身代谢及性功能,防治骨质疏松,但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冶疗。应激情况下需要适当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

7.各种激素替代治疗的生理剂量范围及注意事项?

替代冶疗药物的参考生理剂量:①左甲状腺素50~/d;②甲状腺粉40~mg/d;③氢化可的松20~30mg/d;④泼尼松5~7.5mg/d;⑤炔雌醇5~20ug/d⑥妊马雌酮(结合型雌激素)0.~1.25mg/d(月经周期第1~25天);⑦甲羟孕酮(安宫*体酮)5~10mg/d(月经周期第12~25天);⑧丙酸睾酮凹50mg/周,肌注,十一酸睾酮40mg,每日3次口服,冶疗男子性腺功能减退症.

替代冶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冶疗;②应激情况下需要适当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③所有替代治疗宜经口服给药;④应先补给糖皮质激素,然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的发生;⑤对于老年人,冠心病,骨密度低的患者,甲状腺激素宜按小剂量(如甲状腺粉20mg/d或左甲状腺素巧25ug/d)开始,并缓慢递增剂量的原则;⑥一般不必补充盐皮质激素;⑦除儿童垂体性侏儒症外,一般不应不用人生长激素。

尿崩症

1.什么是尿崩症?其常见病因有哪些?

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DI)是指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病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又可分为遗传性和特发性。①继发性尿崩症:约50%患者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肿瘤所引起,10%由头部创伤所致。此外,少数中枢性尿崩症由脑部感染性疾病(脑膜炎、结核、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或其他肉芽肿病变、血管病变等引起。②特发性尿崩症:约占30%病因不明,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患者存在下丘脑室旁核神经核团抗体,即针对AVP合成细胞的自身抗体。③遗传性尿崩症少数中枢性尿崩症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AVP-NPⅡ基因突变所致。

2.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尿崩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与多饮。起病常较急,一般起病日期明确。24h尿量可多达5~10L,最多不超过18L。尿比重常在1.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mOsm/L,尿色淡如清水。由于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常轻度升高,因而兴奋口渴中枢,患者因烦渴而大量饮水,喜冷饮。如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患者一般健康可不受影响。

3.尿崩症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标答:尿崩症的诊断依据有:①尿量多,一般4~10L/d,②低渗尿,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一般低于mOsm/L,尿比重多在1.~1.以下;③禁水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增加;④ADH或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有明显效果。

4.试述禁水-加压试验的原理、方法。

禁水-加压试验的原理:正常人禁止饮水一定时间后,体内水分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AVP大量分泌,因而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尿崩症患者由于AVP缺乏,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及渗透压仍低。禁水一定时间,当尿浓缩至最大渗透压而不能再上升时,注射加压素。正常人此时体内已有大量AVP释放,已达最高抗利尿状态,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患者体内AVP缺乏,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

方法:禁水前测体重、血压、尿量与尿比重或渗透压。禁水时间为8~12h,禁水期间每2h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或渗透压,每小时测体重与血压。如患者排尿较多、体重下降3%~5%或血压明显下降,应立即停止试验,让患者饮水。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平顶,即连续两次尿渗透压差30mOsm/L,而继续禁水尿渗透压不再增加时,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皮下注射加压素5U,注射后1h和2h测尿渗透压。对比注射前后的尿渗透压。

5.如何鉴别精神性烦渴、中枢性尿崩症与肾性尿崩症?

标答:精神性烦渴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与尿崩症极相似,但AVP并不缺乏。肾性尿崩症是一种家族性X连锁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尿崩症极相似。往往出生后即出现症状,多为男孩,并有生长发育迟缓。

根据禁水-加压试验易于鉴别:精神性烦渴与正常人相似,禁水后尿量减少,尿比重超过1.,尿渗透压超过mOsm/L,不出现明显失水。注射加压素,尿渗透压一般不升高,仅少数人稍升高,但不超过5%。

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一般不超过1.,尿渗透压不超过血浆渗透压。部分患者体内尚有一定量AVP分泌,但不足以维持正常调节,禁水后尿比重可超过1.,但小于1.,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但与正常人相比,仍显不足,属部分性尿崩症。注射加压素,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较注射前至少增加9%以上。肾性尿崩症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尿比重不增加,血浆AVP浓度正常或升高.

甲状腺肿

1.什么是单纯性甲状腺肿?什么是地方性甲状腺肿?

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的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根据其有无结节可分为甲状腺可呈弥漫性肿大或多结节肿大。当人群单纯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时,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如何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因此纠正缺碘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在碘缺乏病区推行食盐加碘,在其他地区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食盐加碘,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地区使用无碘食盐,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碘盐。

3.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中甲状腺素的应用原则?

对轻、中甲状腺肿的病人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L-T4).对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给予L-T4,但疗效常不明显。但血清TSH减低或者处于正常下限时不能应用;甲状腺核素扫描证实有自主功能区域存在着,也不能应用L-T4治疗;对于无自主功能区域、血清TSH增高或者处于正常上限者,考虑给予L-T4时应当从小计量开始,治疗中必须监测血清TSH水平。

甲状腺炎

1.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如何?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主要与病*感染有关,包括流感病*、柯萨奇病*等,并且与HLA-B35相关。典型病例临场表现有:1起病前1-3周游病*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感染症状。2甲状腺区发生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3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重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甲状腺质地较硬,显著触痛,少数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4实验室检查I摄取率和血清T3、T4水平“分离曲线”,即病程初期I摄取率减低(24h2%),血清T3、T4水平增高。5可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6病程可自限。

2.如何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诊断?如何治疗?

可有全身症状、甲状腺肿大和疼痛,实验室I摄取率和血清T3、T4水平呈现“分离曲线”时,即可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对轻型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治疗;中、重型患者可以给予泼尼松40-60mg/d。分3次口服,能明显缓解症状,8-10天后逐渐减量,维持4周。针对甲状腺*症表现可以给予普萘洛尔;针对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以适当给予甲状腺素代替。

3.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是指机体免疫状态的异常,产生针对甲状腺组织特异性抗体而引发的一组疾病。包括Graves病、Graves、产后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认为其表现形成式取决于自身抗体的类型;TSH受体刺激性抗体占优势时,发生Graves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占优势时,发生桥本甲状腺炎;TSH刺激性抗体占优势时,发生萎缩性甲状腺炎。

4.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与病理特征?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是公认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产倾向,其中桥本甲状腺炎与ILAB8相关,萎缩性甲状腺炎与HLA-DR3相关。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可出现结节,之地坚硬,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大多数病例有淋巴滤泡形成,伴有生发中心。萎缩性甲状腺患者的甲状腺萎缩,可见广泛的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

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如何?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如下特点;1好发于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2高发年龄在30-50岁;3半数以上的桥本甲状腺炎病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萎缩性甲状腺炎往往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4甲状腺中度肿大,之地坚硬是桥本甲状腺炎的首发症状;5TPOAb和TgAb滴度显著增高。

6.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甲状腺功能正常时,TPOAb和TgAb滴度显著增高,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临床上凡是中年妇女有之地坚硬的甲状腺肿,特别是伴峡部椎体叶肿大,甲状腺功能是否改变,都应怀疑HT。如血清TPOAb和TgAb滴度显著增高,诊断即可成立。对抗体增高不明显的病例应当做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帮助诊断。

7.产后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

产后甲状腺炎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亚急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本病经历三个阶段:⑴甲亢期:产后6周~6个月发生过一次性甲亢,一般持续2~4个月。⑵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持续1~3个月。此时甲状腺滤泡储存的激素已经漏尽,损伤的甲状腺细胞又不能制造足够的激素,所以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⑶恢复期:经过自身修复甲状腺细胞功能恢复,产生足够的激素,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是有20%的病例其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部分患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质地中度,但无触痛。血清T4、T3水平和I摄取率呈现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似的“分离曲线”。大多数患者TPOAb阳性。

8.产后甲状腺炎的诊断依据与处理原则?

诊断依据为:①妊娠前和妊娠中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史;②产后一年之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减退或两者兼有);③甲亢期I摄取率减低;④血清TRAb阴性,诊断即可以成立。

产后甲状腺炎的甲亢期呈现自限性经过,一般不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普萘洛尔对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课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应当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对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给予终身替代治疗。

第七部分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

1.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3组或3组以上关节肿(≧6周);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对称性关节肿(≧6周);类风湿皮下结节;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关节端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以上7点中符合4项即可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

1.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尿。胸膜炎或心包炎。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抗双链DNA抗体或抗Sm核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或梅*血清试验假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以上11项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

痛风

1.什么是痛风?其临床特点如何?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原发性痛风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

2.简述痛风的分类与发病机制。

痛风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发病有关因素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①尿酸排泄减少:痛风患者中80%~90%的个体具有尿酸排泄障碍,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包括肾小球尿酸虑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多、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以及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而以肾小管尿酸的分泌减少最为重要。大多数原发性痛风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属多基因遗传缺陷,但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②尿酸生成增多:痛风患者中约不足10%以尿酸生成增多。酶的缺陷是导致尿酸生成增多的原因。

继发性痛风由于肾的疾病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所致,还有一种原因不明的高尿酸血症,称为特发性高尿酸血症。

3.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特点:①午夜起病,突然发作性下肢远端单一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②伴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予以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痛课迅速缓解;③初次发作呈自限性,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和瘙痒;④伴高尿酸血症;⑤关节液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或通风石针吸活检有尿酸盐结晶,是确诊本病的证据。

记性关节炎期需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慢性关节炎期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假性通风、骨肿瘤鉴别。

4.试述痛风的防治目标。

通风的防治目标: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②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③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复试相关更多干货

不要错过研大21考研复试集训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