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主编:闵强
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外科,博士学历。医院神经介入专业进修并顺利结业。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长年致力于脑血管病专业。专注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尤其擅长脑动脉瘤介入及开颅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第二期
凌晨收治了一位85岁高龄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患者既往发现右侧后交通动脉瘤6年余,没有进行手术及介入治疗,一直定期复查。今晨突发剧烈头痛,急诊收治我科。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ER分级3级。
急诊DSA造影提升右侧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瘤顶可见子囊。后交通动脉发达(实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且发自瘤壁,与颈内动脉反折形成锐角。该病例大脑后动脉需要保留,如果患者年龄不大多劝患者行动脉瘤夹闭了。但本例患者高龄,难以承受开颅手术,而家属积极要求行介入治疗。本例介入治疗须使用支架辅助,以往类似病例行以支架灯笼技术结合瘤腔内定向填塞的也有成功经验,但也可以使用传说中的“神龙摆尾”技术将支架跨瘤颈放置于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远心端。孰优孰劣一时难以抉择,请示段主任后拍板:长缨在手敢缚苍龙。末了还是提点一句:谈话要到位,安全第一位。看来领导压力也很大。
立下*令状,心中仍戚戚。以往只是通过别的大咖分享过类似病例,心中羡慕的紧。一直想要完成神龙摆尾的病例,等到今天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心中又开始打鼓了:患者路径条件怎么样,Navien支撑导管可要尽量上高,别关键时候掉链子;支架型号合不合适,可别缺货;支架导管能不能超选进入后交通动脉,别跟中国足球似的临门一脚就是不进球;微导管超选进子囊先行填充,别把动脉瘤给戳破了;支架头端释放得特别小心,一定得稳定,可别给拽出来掉进瘤腔;支架尾端能不能顺利着落于颈内动脉远心端,开放不良有没有办法补救;动脉瘤腔填塞得好不好,支架是否稳定......一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化作一声祈求:各位大咖,千万别掖着藏着什么秘笈忽悠我!
怕什么来什么,ENTERPRISE支架刚好缺货,只有一枚4.5X14mm的支架,根据测量的数据刚刚够用,也可能会稍短。如果实在太短,也只好再放一枚LVIS支架在颈内动脉保护。但这样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好在罗明主任十分给力,长鞘加Navien支撑导管升到海绵窦段。支架导管头端塑弯后几番尝试超选进入后交通动脉。微导管塑弯后超选进了子囊。
子囊内先行填了两枚小圈,子囊不显影了。
透视下可以看见子囊填塞的弹簧圈,支架导管进入后交通动脉。该来的总要来的,都临门一脚了,没时间犹豫了,上。
先调整角度以便观察支架头端的释放情况。原位释放支架,锚定支架头端于后交通动脉近端。
释放一半支架后,再换回原来角度。透视下将支架及支架导管一并整体向颈内动脉远心端轻轻推送,注意不要把支架头端拽出后交通动脉。当支架长轴指向颈内动脉远心端后慢慢释放并解脱,嗯,原来神龙摆尾是这样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此事要躬行。各位大咖诚不我欺也,在此谢过了。
撤出支架导管也要小心,生怕把支架扯得移位就前功尽弃了。
透视下可见支架头端位于后交通动脉近端,支架尾端位于瘤颈与颈内动脉远心端移行部,支架还是稍微短了点。
不过在完全撤出支架导管后,支架尾端开放的更充分,覆盖瘤颈同时也改善了贴壁。
经微导管输送一枚6-30弹簧圈成篮满意。
继续填圈直至动脉瘤腔内相对致密填塞。
注意流入道填塞。
3D成像可见动脉瘤栓塞尚可,但瘤腔中心区仍有少许造影剂显影。几经努力微导管难以超选该区域。考虑动脉瘤壁有弹簧圈形成保护,子囊不显影,现已大大降低破裂风险。而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故此不再折腾,手术结束。待其动脉瘤囊内血栓形成,三月后复查如有复发可再行补圈。
术后3D影像可见载瘤动脉,后交通动脉等均保持通畅。
这个角度可以看见支架头端在后交通动脉近端的开放情况。
3D透视模式下这个角度可见支架尾端位于颈内动脉开放的Mark点。
3D影像动脉瘤填塞效果
3D透视下动脉瘤填塞效果。
术中DynaCT未见出血增加及脑积水。
手术结束后,方才发现汗出如浆,两股战战。复查CT可见多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意识呈嗜睡,双瞳等大,光反射正常。四肢有自主活动。但呼吸道分泌物多,考虑有误吸,术后抗感染治疗有待加强。患者高龄,身体较弱,围手术期的对症支持治疗,预防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抗感染治疗等等就拜托重症组的兄弟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经过月余的积极治疗,老爷子坚强地挺过来了,精神胃口不错,意态闲适,风轻云淡。有句话咋说的,你大妈那啥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服了!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