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彩病例张利东教授肾上腺腺瘤切除术后苏醒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病例提供

张利东教授

医院

一般认为,全麻结束后超过60~90分钟患者意识仍不恢复可视为麻醉苏醒延迟,其常见原因主要包括麻醉药的残留作用、代谢紊乱、脑部疾患等。一例行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出现苏醒延迟,再次行气管插管时甚至出现癫痫发作,为进一步查明原因,让我们跟随张利东教授一起走进该病例。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56岁,身高cm,体重48kg

主诉: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1年余现病史:1年前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腹部CT示:右侧肾上腺肿物,肿块直径约2.3cm,临近下腔静脉,无明显临床症状,未予以特殊治疗;1月前复查腹部CT示:肿块大小较前相仿,肾上腺激素水平测定未见异常。既往史:糖尿病10年余(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高血压病8年余(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特拉唑嗪),8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心电图:大致正常胸部CT:两肺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约3m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右侧肾上腺肿瘤;高血压;2型糖尿病拟行手术:腹腔镜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

手术麻醉经过

08:00

患者入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心率(HR)72次/分,血压(BP)/77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7%。

08:32

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mg+丙泊酚mg+舒芬太尼15μg+罗库溴铵50mg。

09:05

右侧卧位,手术开始,气腹压力12~15cmH2O,麻醉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泵注。术中血气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术中血气分析结果

11:45

手术结束,术中输入晶体液1,ml,胶体液ml,出血量ml,尿量ml。

3

PACU治疗经过

12:00

麻醉结束,转入麻醉恢复室(PACU)。

13:13

拔除气管导管。

13:21

给予地佐辛镇痛。

13:35

给予肌松拮抗剂。

14:06

第一次血气分析。

15:56

第二次血气分析。神经内科后行相关检查,术后第一天转入AICU。

表2PACU血气分析结果

表3术后第1天AICU内血气分析结果

拔管后30分钟查体:嗜睡,重拍可睁眼,无指令动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双侧对光反射迟钝,疼痛刺激灵敏,左侧稍差,脑膜刺激征阴性,腹壁反射正常,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

拔管后3小时查体:意识淡漠,重拍可睁眼,双眼凝视左上方,无指令动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双侧对光反射迟钝,疼痛刺激迟钝,左侧较差,脑膜刺激征阴性,腹壁反射正常,腱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疑似阳性。

神经内科会诊:建议完善头颅CT血管造影(CTA)及MRI。颅脑CTA未见明显异常,继续留观后血象轻度升高,D-二聚体升高。

头颅MRI:可见颞叶、左侧丘脑及右顶叶皮层散在点状异常信号,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小的缺血灶。

再次气管插管:出现癫痫小发作,颜面部及部分肢体抽搐,予以丙泊酚50mg,1~2分钟后症状缓解,抽搐过程中SpO2下降。

术后病理:多结节性上皮样肉芽肿,考虑感染性改变。

4

AICU治疗经过

术后第1天: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行镇静、脱水、抗感染、抗癫痫、营养支持治疗;发热后予冰袋、冰帽,消炎痛栓降温,体温继续升高后怀疑中枢性高热,给予氯丙嗪、异丙嗪;高压氧2次/日,乳酸(Lac)1.6mmol/L。

术后第2天:停用镇静药,格拉斯哥评分(GCS)6分,可自主睁眼,疼痛定位迟钝;下午及夜间共3次癫痫发作,左侧颜面部及左侧肢体抽搐为主,予以咪达唑仑2mg后缓解。

术后第3天:家属补充病史,既往口服氯吡格雷2年;GCS8分,双下肢及上肢活动,疼痛有定位;复查头颅MRI:右额叶、右颞叶皮层下白质,右侧扣带回、右侧半卵圆、胼胝体体部、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急性腔隙性脑梗塞;右侧丘脑、右侧颞顶枕叶及左顶叶皮层异常信号,考虑缺血缺氧性改变可能。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

术后检查: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颈部血管超声、肺动脉CTA未见异常;颈动脉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少许斑块。

5

深入思考

问题

?

患者苏醒延迟的原因是什么?

苏醒延迟的原因包括药物代谢因素、术中低血压、脑血管意外、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其他因素。术后头颅MRI显示有脑梗塞,可能与术中二氧化碳气栓或血栓有关。二氧化碳气栓患者手术全程均营造气腹,但术中未行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不排除有气栓可能。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卵圆孔未闭,由于右心房压力一过性或持续性升高,右向左分流,导致栓子进入左心系统,从而导致脑梗塞。患者在出院前一天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发现的确存在潜在的卵圆孔未闭。血栓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术前未持续使用抗凝药物,导致术后斑块脱落,从而导致血栓性栓塞。张利东教授:术后追溯病史得知患者口服氯吡格雷,入院前自行停药一周,并且未使用其他药物过渡。6

麻醉处理及术后转归

术后第5天:继续高压氧、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嗜睡,有指令动作。

术后第6天:尝试脱机,生命体征平稳予以拔管;意识转清,有谵妄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第9天:意识清,偶有谵妄表现,认知功能障碍较前好转;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双侧对光反射存在,疼痛刺激灵敏,左侧稍差,双下肢及右上肢肌力4级,左上肢肌力3级,腹壁反射正常,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术后第2周:继续康复治疗。7

麻醉管理总结

脑梗塞是围术期严重而并不多见的并发症,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脑梗塞在围术期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其高危因素包括老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围术期发生脑梗塞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癌肿碎块脱落形成的癌栓,也可能导致梗塞,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在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气体栓塞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图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

完整内容请见07期《麻醉·眼界》杂志-病例副刊,留下您的姓名、邮箱及电话将有机会获得超有料的《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