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单中 [复制链接]

1#
第一代DES,如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洗脱支架,在一些病例系列中显示了优于BMS(裸金属支架)的结果。但存在延迟愈合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缺陷,特别是在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在争论当中。第二代DES设计得更薄、生物相容性更好,旨在提高有效性、安全性和装置性能。已被证明在治疗冠脉狭窄方面优于第一代DES,但是否也更适合于脑血管硬化狭窄的治疗呢?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后循环卒中占所有卒中的约25%。其中,高达20%由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开口狭窄(ostialvertebralstenosis,OVAS)所引起。尽管OVAS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但临床一致认为初始治疗应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尽管采取了最佳的药物治疗,但症状若持续存在则需考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尽管有报道外科旁路手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颅外椎动脉疾病时卒中(1.9%)和死亡率(0.6%)较低,但也有显著并发症率接近20%的报道。血管内治疗已被证明是比开放性手术更安全和侵袭性更小的替代方法。椎动脉支架置入术(vertebralarterystenting,VA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2.96%。但当使用裸金属支架(baremetalstents,BMS)治疗OVAS时,再狭窄发生率较高。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降低了冠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率,促使神经介入医生尝试用DES治疗OVAS。第一代DES,如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洗脱支架,在一些报道中显示了优于BMS的结果,但也有无效的报道。鉴于其与血管延迟愈合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特别是在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它们的安全有效性仍有争议。第二代DES设计得更薄、生物相容性更好。医院的SantiagoOrtega-Gutierrez等人报告了使用第二代DES治疗症状性OVAS的初步经验,结果发表在年7月的《FrontiersinNeurology》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9月在其所在机构的综合卒中中心前瞻性收集的OVAS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接受了第二代DES置入的血管内治疗。以下患者被纳入研究:1)最佳药物治疗下(包括单联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和高剂量他汀类药物)仍发生后循环卒中或TIA;2)CTA显示主要或对等供血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70%)。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合并症、狭窄严重程度、支架特征、技术成功、并发症和影像学随访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共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男性占86.6%,年龄中位数为69见表1。其中16例患者表现为急性卒中或TIA,14例患者因症状性慢性狭窄和对侧闭塞接受择期治疗。合并症包括高脂血症(83%)、高血压(70%)和既往卒中(63.3%)。就诊时平均狭窄程度为80±14.8%。21例对侧VA受累。30例患者置入32枚支架,2例患者双侧治疗。30处病变使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XIENCE,Abbott),另外2处病变使用唑他莫司洗脱支架(ResoluteIntegrity,Medtronic),技术上均获得成功,无术后残余狭窄。3例出现轻微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后循环无症状性缺血性梗死、1例股动脉血栓形成和1例造影剂神经*性所引起的精神状态改变。临床和影像学结局总结见表3,临床随访时,观察到亚急性/慢性患者的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卒中复发或TIA。26例患者的平均影像学随访时间为8.8个月,2例患者(7.6%)发生了再狭窄(图1),并再次接受了血管成形治疗。随访时未发生手术相关死亡事件。

表1.基线特征

表3.临床和放射学结果

图1.病例展示(A-D)。(A)治疗前椎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为80%;(B)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置入后动脉通畅;(C)7个月随访造影显示存在70%的ISR;(D)再治疗后造影显示ISR消退

研究结论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第二代DES治疗OVA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初步数据,结果显示第二代DES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可行,围手术期风险低,中期再狭窄发生率较低,但需要后续更严格登记及RCT研究的证实。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Xiaoye博士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

医院

审校

李子付博士

医院

终审

洪波教授

医院

支架植入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Casper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单中心临床经验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对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疗效对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