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于年12月24日至25日举办了“颈动脉斑块MR影像判读与科研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多名国内脑血管临床和影像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授课,并通过“青年学者血管影像灯塔学苑”直播形式,面向全国基层临床和影像医师进行线上培训。本次培训班得到了北京清影华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景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斑块成像理论培训
医院神经外科的王涛教授介绍了《颈动脉狭窄的CEA治疗现状》,讲座过程中王涛教授介绍了从第一个在院内申请开展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到现在已成为神内、神外的常规检查的经历,他强医院开展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极大带动了临床科研工作。来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宁梓涵博士介绍了《MR血管壁成像技术进展》。宁博士在讲座中提到,MR管壁成像技术已从二维成像发展为三维成像,成像效率大幅度提升,其临床价值已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医院普遍具有开展MR血管壁成像的软硬件条件。剑桥大学滕忠照教授带来了《动脉粥样斑块的血液动力学分析》的讲座。滕教授首先介绍了斑块的高危特征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定量分析的重要性,随后针对斑块力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分析平台进行了详细讲解。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博士后乔会昱带来了《MR血管壁定量成像技术进展》的讲座。磁共振定量成像是医学影像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乔博士详细介绍了血管壁定量成像技术进展,内容涵盖了单参数和多参数血管壁MR定量成像等前沿技术。
中医院的李东野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颈动脉斑块MR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讲座。李博士强调,通过识别颈动脉斑块的MR影像特征不仅可以判断斑块的易损性,还能指导临床决策和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陈硕博士后为大家解读了由清华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持发布的团体标准《颈动脉MR管壁成像质量控制要求》,其中包括该团体标准起源、接收线圈质量控制、MR成像质量控制、诊断报告质量控制和标准的验证与发布等内容。
来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赵锡海研究员分享了由清华大学主持开展的中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价(CARE-II)多中心研究的成果。CARE-II研究是中国首个基于MR血管壁成像的多中心研究,共有13家医疗中心参与,有效样本量达多例。基于CARE-II研究数据目前已在Stroke、ATVB、Atherosclerosis、JCM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涵盖了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血管形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三维成像对多血管床并存病变的评估价值以及图像人工智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科研方法培训
在科研培训模块,首先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赵锡海研究员为大家讲解了《基于影像学的科研设计方法》。讲座中,赵教授强调了科研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科研设计,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好的科研设计,一定会产生高质量的成果!”。随后,赵教授介绍了临床科研思维导图,并强调建立科研思维需要强化训练,最后详细讲解了科研设计方法和临床科研十法则。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杜宸临博士作了《科研设计案例分享》。杜博士以“系统性硬化患者症多脏器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为例,首先介绍了围绕系统性硬化这一疾病如何凝练科学问题并提出学术假说,随后对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成像方案、统计分析计划、图像处理与分析、可行性论证等关键科研设计环节作了详细介绍。
在《常用医学统计方法实战训练》环节,由首都医学医院的于淼欣博士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韩华璐博士共同授课。两位博士细致详尽地讲解了数据预处理、差异比较、相关与回归、一致性检验、诊断试验和ROC曲线等常用科研统计方法,重点讲授了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资料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案,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实操演示。
随后,赵锡海教授进行了《SCI论文写作方法》的讲解。赵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从论文写作前准备、论文写作思路到写作方法进行了分享,结合课题组之前发表的论文,逐一剖析了论文每一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医院博士后卢明明为大家讲解了《SCI论文投稿与修稿》,卢博士从如何选择合适的杂志、投稿前准备、投稿和修稿,详细介绍了SCI论文投稿和修稿的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JournalClub-SCI论文赏析》环节,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沈睿博士分享了一篇发表在EuropeanHeartJournal上的学术论文,题为“《Impactof